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望百年党史,这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一百年前,中华大地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军阀混战,列强横行,中国与西方列强相比,可谓全面溃败,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样样凋敝,生活在如此环境下的普通民众看不到民族的希望。
但就如同鲁迅在《呐喊》中所写,“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李大钊作为较早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知识分子,是第一批发出“呐喊”的几个人。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他和他的战友们改造旧中国的决心和激情,有力激发了当时中国青年的蓬勃朝气和进取精神。1920年,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奠定了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繁荣的牢固基石。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基于众多如同李大钊一样的觉醒人士于黑暗中发出的有力呐喊。网上有一段话,“有人是这样说的,我们站在历史后来人的视角看先辈们,感到他们伟大但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多。因为我们看见了他们的胜利,所以能感受到他们的奋斗意义重大,而他们前赴后继的时候,他们在牺牲的时候并不能预知未来,不知道自己的牺牲对中国的胜利有多大意义,也不知道我们还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甚至不确定我们能不能胜利,他们抱着一腔热血在牺牲之时所能依赖的只有满怀的信念。原来我们一直知道他们伟大,却低估了他们的伟大。”
这段话道出了建党早期,革命先辈所面对的形势和困难,无数的革命先辈满怀信念,又有无数的革命先辈洒下热血。相比于李大钊等革命先辈,成长于幸福年代的我们,所面对的形势要好上无数倍。我们在缅怀他们的时候,更要继承和发扬,秉持深厚的爱国心,不畏艰难险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向上。
最后,我们当牢记李大钊先生“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身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之言,投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作者:张棋)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