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农事重点是加强油菜、小麦、蚕豆、豌豆等越冬作物田间管理和马铃薯及时播种,降低可能出现的低温冻害、雨涝渍害、雪灾、大风以及干旱等农业气象灾害对在田作物生长的影响。
1、油菜:苗期-蕾薹期。
(1)清沟排渍。应抢抓晴好天气,及时清理沟厢,实现厢沟、腰沟、围沟三沟畅通,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滤,促进根系健康生长。草荒严重的田块,要结合沟厢整理,喷药除草,防止草荒苗。
(2)合理补肥。
①腊肥在冬至前后施下,一般田块亩施5-7公斤的尿素即可。重点是苗情较差的三类苗及以下苗应亩补施10公斤左右的油菜专用配方肥。
②作“一菜两用”的油菜在摘薹前还要再施一次薹肥。一般在摘薹前2-3天施用,亩施尿素5-7.5公斤。
③及时补施硼肥。底肥未施用硼肥的田块在蕾薹期应及时追施硼肥,亩追施硼肥1.5公斤。
(3)防止旺长。抓住晴好天气对长势过旺的田块喷施一次多效唑防止旺长。对于植株开始抽薹,单株绿叶数在10片以上的田块应重点防治。每亩用15%多效唑粉剂25克兑水50公斤,于晴天下午均匀喷雾为宜。对于已经抽薹的田块,可以结合“一菜两用”技术,在苔高25-30时,摘薹15-20cm作菜薹食用,延缓生育进程,减轻冻害。
(4)做好防冻抗冻措施准备。除了做好摘薹、摘除冻害叶等减轻冻害的措施准备外,还可以在当前对有可能遭受冻害的油菜田(三类苗及以下苗)落实增施有机肥、秸秆覆盖、小苗起垄壅兜等防冻措施,有效减轻冻害影响。
2、小麦:分蘖期。
由于小麦田间生长不平衡,部分迟播的稻茬小麦长势偏弱,表现苗小,分蘖少;草害较重等,田间管理应抓好以下措施:
(1)清沟排清。尚未开沟的麦田要及时开沟,开好厢沟、腰沟、围沟,做到沟沟相通,雨住田干,沟无积水。尤其是稻茬麦田适当加大开沟密度和深度,并注意均匀抛撒开沟土盖苗。
(2)化学除草。抢住气温高、墒情好的时机在小麦拔节前进行化学除草。稻茬麦亩用天象100ml加阔封20ml,兑水30kg喷雾,旱地麦亩用阔封30ml兑水30kg喷雾,野燕麦多的田块亩加天象100ml进行防除。化学除草以日平均气温6℃以上,晴天气温高于10℃时喷药为宜,要避开寒潮来临前用药,以提高化除效果,避免产生药害。如果气温低不宜化学除草,必要时进行人工除草。
(3)化控镇压控旺。对早苗、群体过大和旺苗田块,亩用15%多效唑40g兑水30kg喷雾,控旺促壮提高麦苗防冻能力和抗倒能力。对于秸秆还田或旋耕播种、播后未镇压或镇压质量差的麦田、旺长麦田,选晴天的中午,进行苗期镇压。
(4)施好壮蘖肥和拔节肥。长势较弱的迟播稻田小麦如果基肥种肥及苗肥均不足,可在主茎3-4叶期施用壮蘖肥,但若已适量施用基苗肥,则不应再施用。对于秸秆还田量大的麦田,如麦苗发黄严重,应尽快施用速效复合肥或氮肥转化苗情。
3、蚕豆、豌豆:分枝期。
(1)追施腊肥,防冻保苗。
(2)清理三沟,减少渍害,促进根系发育。
4、马铃薯:播种期。
(1)选择优良品种。本月上中旬继续播种,武汉地区选用早成熟、早上市的优良品种,如选用早大白、费乌瑞它、中薯5号、中薯3号、东农303、克新4号等早熟品种。
(2)选用脱毒种薯。播种前切块,50克以下的种薯不切,50克以上的大种薯切块,切块时纵切,每个薯块要带1-2个芽眼。提倡小薯整薯带芽播种。
(3)施足底肥。播前结合整地施好底肥,一般要求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公斤左右、化肥亩施专用复合肥100公斤(16:13:16或17:6:22)、尿素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农家肥和尿素结合耕翻整地施用,与耕层充分混匀。其它化肥做种肥,播种时开沟点施,避开种薯以防烂种。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4)推广深沟高垄全覆膜技术。该技术能够增温、防寒、节水、防渍、抗病、早熟、高产、增效。早熟马铃薯每亩密度为5500株左右,垄距65~70厘米,垄高35厘米,要求达到壁陡沟窄、沟平、沟直。播种深度约15厘米,费乌瑞它等品种宜深播15-20厘米,以防播种过浅出现青皮现象。采用地膜覆盖以保水保温,成熟期可提早7~10天。覆膜时要注意周边用土盖严,垄顶每隔2米左右用土块镇压,以防大风毁膜。
(5)喷施除草剂。培土后应喷施芽前除草剂,每亩用都尔或禾耐斯10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地喷于土层上,并及时盖好地膜。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