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大棚种植蔬菜,因产品上市早、售价高,能给菜农带来较高的收益,成为菜农种菜的重要方式。然而,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中,不少菜农仅凭自己的直觉或不成熟的经验,作出一些错误的判断,从而有可能导致减产减收。
误区一
温度高,蔬菜就长得快。实际上蔬菜生长对温度是有上限要求的,一般为25℃~32℃。温度过高,植物呼吸作用大,机体运行、生理活动发生紊乱,植株徒长,营养和生长不平衡,产量反而会下降。
误区二
株蔓旺,蔬菜长势就好。多数菜农认为植株蔓藤长势旺是好庄稼,其实土壤水多植株蔓叶旺、根必浅,营养生长过旺,势必影响生长,产量反而降低。
误区三
施肥越多,长得越好。一些菜农认为,温室大棚投入成本大,平时生产管理时,就往菜地大量施肥,以求多产出。其实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全盐含量为0.2%~0.3%,当超过0.65%时,根系就会出现反渗透,从而导致植株枯死。特别是当温室大棚内温度高、湿度大时,有机肥分解快,不少大棚内的土壤有效磷含量比露地要高2倍~3倍,氮挥发量大,施肥过多,极易引起肥害。
误区四
勤打药,病害就少。在蔬菜生长中后期,由于温度高,虫害多,有些菜农每隔2天~3天就打1次药,认为药打得勤,就可以防止病害蔓延。
误区五
茬次多,收入就多。很多菜农认为,建造温室大棚,因投资大,所以不能让地闲着,尽量多种作物,一茬接着一茬。其实,种植蔬菜茬次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种植效益并不高。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