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双季晚稻强田管促丰收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 2025-09-10 14:46 来源: 省农业农村厅网站

当前我省双季晚稻陆续进入孕穗期,即将进入田管关键时期。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全省将出现多次分散性降雨,或将对在田双季晚稻造成一定影响。为确保双季晚稻实现稳产丰收,针对当前气候条件和双季晚稻生长情况,提出以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是科学管水促生长。晒田结束后及时复水,按照“浅水孕穗、寸水促穗、湿润壮籽”原则,精准开展后期水分管理。孕穗期田间保持2-3厘米浅水层,促使幼穗及时分化;齐穗后田间保持湿润,维持根叶生理功能正常,切忌过早断水,造成根叶早衰。“国庆”前后如遇“寒露风”,晚间灌8-10厘米深水保温,白天及时排出多余水层,直至收获前一周左右方可断水,便于机械收割。

二是及时追肥促壮籽。对目前群体偏少、长势较差的田块,每亩适度增施3-4公斤尿素和4-5公斤钾肥做穗肥,促进多穗和大穗形成。齐穗后每亩酌施2-3公斤尿素做粒肥,适时因苗因田开展“一喷多促”作业,酌情喷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混合溶液,提高植株抗逆性,为产量形成打下基础。

三是提前防控减损失密切关注病情、虫情发生变化趋势,重点防治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曲病、稻瘟病、纹枯病等病虫害。及时开展统防统治,两迁害虫注意“压前控后、治早治小”,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要在破口期及早喷药防治。密切跟踪天气变化,日平均气温连续3天或以上低于 22℃以下,按需增施化学增温剂,提高植株耐寒能力,确保在田双季晚稻正常生长。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