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水稻种子消毒处理及秧田病虫防治意见

发布日期: 2019-04-10 15:35 来源: 武汉市黄陂区农业农村局

  水稻种子可携带稻瘟病、恶苗病、稻曲病、胡麻叶斑病等多种病原菌,成为水稻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近年我区种植的水稻品种相当一部分对稻瘟病、稻曲病抗性不佳。做好水稻种子消毒处理及秧田病虫防治是水稻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工作,广大水稻种植农户和业主应切实抓好种子处理和秧田病虫防治工作,具体意见如下:

  1、晒种选种。种子浸种前,及时清除病粒、秕粒、破损种子,抢晴晒种1~2天,以提高种子活力。

  2、浸种或拌种处理。

  方法一:25%噻虫·咯·霜灵(迈舒平)拌种,每10毫升拌种6—8斤。处理方法A:先把药剂加适量水兑成药液,将药液与浸种催芽刚破口但未完全出芽的谷种进行搅拌,时间3—4分钟;处理方法B:先把药剂加适量水兑成药液,包衣干种子后摊干8小时以上再浸种、催芽。

  方法二:25%咪鲜胺浸种。清水浸种6小时后,使附在种子上的病菌孢子萌动,再进行药剂杀菌。先将25%咪鲜胺乳油2毫升在少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再兑水4~5公斤搅拌均匀,然后放入种子4~5公斤进行浸种。浸种时间为:24~48小时,浸种期间搅拌2~3次。早春温度低要加长浸种时间,浸种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具体浸种时间还要根据种子耐浸能力,以不影响发芽率为准。浸后不需淘洗,直接催芽,以免破坏谷种表面的药膜,减低药剂防治效果。若用80%乙蒜素乳油(抗菌剂402)2000倍液浸种,需先清洗再催芽。

  方法三:60%吡虫啉种衣剂拌种催芽。谷种催芽前用60%吡虫啉种衣剂10毫升对水50毫升混合均匀,配成包衣液,拌稻种1~2公斤,然后催芽,能有效控制苗期水稻蓟马、稻飞虱(分蘖前期)、蚜虫和象甲等害虫,并可通过防治水稻苗期白背飞虱,减少由其传毒而导致的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

  3、苗床消毒。播种后,秧厢先用45%敌克松WP500倍液喷施床土,再用不含任何壮秧剂、杀菌剂的盖籽土覆盖芽谷。

  4、带药移栽。齐苗后,喷洒70%敌克松WP1000倍液或20%恶霉·稻瘟灵ME1000~1500倍液,能达到防治烂秧、死苗的效果。播后20天前后(移栽前3~5天)使用75%三环唑可湿性性粉剂12~15克加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5~20毫升和25%吡蚜酮20克/亩预防稻瘟病、纹枯病和蓟马、稻飞虱等的侵害。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