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秋以来,连续干旱,不利秋冬作物生长,有的播后缺墒不发芽,有的出苗后因旱萎蔫死亡,造成大面积缺苗严重,甚至整片无苗。为了弥补不足,促进多种多收,特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一、马铃薯
1、选择优质品种。品种选择费乌瑞它、早大白、中薯五号、中薯三号等早熟品种。
2、适时播种。冬种马铃薯播期一般为12月中下旬至元月底前,选择在晴朗天气播种。播种深度约10厘米,费乌瑞它等品种宜深播15厘米,以防播种过浅出现青皮现象。一般播种密度为每亩4000-5000穴左右,亩用种量150~200公斤。
3、冬马铃薯覆膜后不易追肥,则必须一次性施足底肥。在底肥中,农家肥应占总施肥量的60%,一般要求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公斤左右。化肥亩施专用复合肥100公斤(16:13:16或17:6:22)。播种时开沟点施,避开种薯以防烂种。适当补充微量元素。
4、推广深沟高垄全覆膜技术。该技术能够增温、防寒、节水、防渍、抗病、早熟、高产、增效。早熟马铃薯每亩密度为5000株左右,垄距65~70厘米,株距20厘米,垄高35厘米。采用地膜覆盖以保水保温,成熟期可提早7~10天。覆膜时要注意周边用土盖严,以防大风毁膜。
5、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马铃薯实行全程机械化操作,可以有效解决规模种植及劳力不足,做到及时播种、集中收获,是一项降低成本、提高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
6、防治病虫草害。重点防治马铃薯晚疫病。预防性药剂可选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泰勒(丙森·霜脲氰)等。对已发病的田块要选用治疗性药剂,在发病初期及早用银法利(氟菌·霜霉威)防治。金针虫、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用辛硫磷防治。播种后于盖膜前喷施芽前除草剂,亩用都尔或禾耐斯芽前除草剂100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于土层上,除草效果较好。
二、油菜
1、抢栽。油菜在下雨期间选大苗移栽或移苗补缺。一是抢在结冰之前移栽,防止冰冻伤根;二是移栽后施定根水;三是带土移栽,栽正压实;四是施足底肥,每亩用30%复合肥或专用肥100斤加硼肥2斤。五是增加密度,行距1.2尺,株距0.5尺,亩栽1万株以上。
2、补播春油菜。选择希水白或中双9号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播种,亩施30%复合肥100斤,亩播种1-2斤,亩可收绿肥2000斤左右或收籽100-160斤。
三、大麦
大麦高产期已过,目前抢墒播种,加强冬季管理,仍有一定收成,建议抓实如下措施。
1、选择品种。选择耐迟播大麦品种,如鄂大麦507。
2、增加播量。亩播种量28-30斤,最迟播期12月上旬。
3、增施肥料。亩施30%复合肥100斤。
4、病虫防治。重点防治赤霉病,在扬花期用多菌灵喷雾防治。
5、适时收获。大麦的蜡熟末期即为收获适期,需选择晴天适时收获,如作绿肥可提早播耕。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