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黄陂区当前中稻田间管理技术意见

发布日期: 2021-06-15 16:25 来源: 武汉市黄陂区农业农村局

今年中稻播种面积大,播种时间长,据黄陂区农技中心技术人员田间调查,苗情差异大,主要表现以下方面:一是生长不平衡,有的田块苗旺开始晒田,有的处于分蘖盛期,有的还未移栽,秧苗黄化。二是草害。特别是前期雨水较多时直播田,封闭效果不佳或没有封闭的田杂草较重。三是虫害。主要是二化螟为害造成枯鞘。四是药害。部分田块防除杂草技术措施不规范,造成除草剂药害。当前天气高温高湿,十分有利于杂草生长和病虫害发生,要积极应对,加强指导,分类管理,确保中稻丰产丰收。

一、抢时栽插。目前大部分的中稻已完成栽插,但仍有少数未移栽至大田。要抢时栽插,并插足基本苗,一般行距25cm,株距15cm左右,亩插1.8万穴6万苗左右。秧苗移栽前3~4天要普施一次“送嫁肥”和“送嫁药”,做到带肥带药进大田。

二、看苗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一般移栽后7天左右亩施尿素15~20斤促分蘖。晒田后的中稻要施好孕穗肥,亩施尿素5~10斤和氯化钾10~15斤。

三、适时晒田。晒田做到时到不等苗,苗到不等时。具体为一般移栽后20~25天,当幼穗分化开始或单位面积上总苗数达到计划穗数80%时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晒田程度一般为田间不陷脚,田边开小裂。苗旺重晒,发苗不足的田块,宜适当推迟晒田、轻晒田。

四、加强监测,防控病虫。当前,正值高温高湿天气,易导致病虫害加重发生。各地要继续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做好以水稻“两迁”害虫、二化螟、稻瘟病、纹枯病等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控,大力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用量,有效减轻病虫害损失(详见病虫情报)。

五、适时除草,控制草害。特别是直播田,需在中稻三叶后杂草3~4叶时除草,单子叶杂草选用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双子叶杂草选用吡嘧磺隆,稗草选用二氯喹啉酸防除。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进行用药,高温天气不能随意加大用量浓度,防止出现药害。移栽田一般在移栽后7~10天选用苄丁、丙草胺与追施尿素一起进行封闭除草,封闭效果不理想可在秧苗封行前进行补防一次,药剂同直播田茎叶除草。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