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是动物疫病高发季节。冬季寒冷干燥,春季骤冷骤热,多雨潮湿,均有利于各种病原菌生长繁殖。春节过后畜禽补栏量大,发病风险随之增大。牛羊养殖场户需及时应对冬春季节疫病发生风险,重点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一、把握源头防控,突出防控重点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确需外购时,需从低风险区引进,且要了解卖方养殖背景。禁止从高风险区引进牛、羊及其精液等相关产品。跨区域长途运输时,起运前几天,应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品,运输途中采取闭环管理,到达后做好隔离观察。
二、加强临床巡查,及时发现问题
增加临床巡查频率,注意观察牛、羊精神状态、体态、饮水、采食、排便、排尿等是否存在异常;观察怀孕母畜是否有流产、产弱胎等症状。若在临床中发现异常,立刻将异常牛、羊进行隔离饲养,若发现存在重大动物疫病症状时,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三、做好物资储备,提高防治能力
树立风险意识,备足饲料、农用薄膜等物资,做好饲料、取暖燃料、疫苗、消毒药品、消毒设施、抢险工具等应急物资储备,建立使用台账和使用记录。
四、强化清洗消毒,阻断疫病传播途径
各养殖场(户)要树立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加强饲养流程管控,无关人员、车辆禁止进入饲养区,对进出人员、物资、运输车辆等要做好清洗消毒工作。使用消毒药时要根据消毒对象选择适宜消毒剂,同时注意交替轮换使用,雨季或者对潮湿区域消毒时,适当增加消毒频次、延长消毒时间、增加消毒剂浓度等措施来提高消毒效果。
五、加强生产管理,精准到各个环节
牛、羊养殖场户应通过建立明确的生产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规范化和细化的管理。例如,在饲养方面,养殖场户可以制定详细的饲养计划,包括饲养类型、饲喂时间和 饲养量的精确控制。此外,应做好温度、湿度的控制,保证充足营养,提高牛、羊群的抵抗力。及时清除圈内的粪便和尿液。降低牛、羊群饲养密度,加强圈舍通风换气,保证圈舍内空气清新,注意防寒保暖。对病死畜禽、排泄物、污染物等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传播。
六、因病设防,实施精准防治
口蹄疫、牛结节性皮肤病、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羊痘等疫病的发生、流行、传播方式复杂,不同种疫病防控重点存在差异,要根据疫病流行特点,做好“一病一策、一场一策”防控措施,实施精准防治。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