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财政资金>财政专项资金 > 武汉市革命老区2014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武汉市革命老区2014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 2014-12-04 02:09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培育我市革命老区(以下简称老区)新型职业农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武汉市革命老区发展规划(2012-2020年)》和《关于开办革命老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班的意见》要求,结合全市革命老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以提高老区农民素质和农业技能为核心,以加快老区扶贫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社长和农业企业负责人等新型职业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全面服务7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和赏花游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老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4年,根据老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拟开办设施蔬菜(江夏、蔡甸、黄陂、新洲)、苗木花卉(江夏)、水产养殖(江夏)、食用菌生产(新洲)、果树茶叶(新洲)、生态旅游(黄陂)、生猪养殖(黄陂)等7个专业11个班,培训新型职业农民550人(附件1)。重点培育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主、种植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核心农户的骨干及企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
  三、培训对象、报名方式及地点
  (一)培训对象
  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年龄55岁以下,身体健康,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服务的规模经营大户、科技示范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以及有志于农业创业的人员等。
  (二)报名方式
  采取农民自愿报名,老区乡(镇、街)推荐,区老促会认定、市老促会审核同意确定培训对象。学员培训费、教材费及食宿费全免。报名时,学员须填写《武汉市革命老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员登记表》。
  (三)培训时间、地点
  计划在2014年2月启动,2014年11月底全部完成。
  培训地点在武汉市农业学校(武汉都市农业培训学院)(东西湖区走马岭街)和农校在各区的教学点。
  四、培训原则、环节和内容安排
  培训采取“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上与下相结合的原则按三个阶段安排。第一阶段在市农校分专业集中学习10天,第二阶段在各老区教学点分区域、分季节、分专业进行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5场次,每次2-3个专题,第三阶段对重点学员根据需要进行跟踪服务指导,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可穿插安排。教学形式上以课堂授课为主,结合开展座谈讨论和经验交流,辅以参观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以及现场实习操作指导。
  (一)农校本部集中学习
  根据新型职业农民能力素质要求,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发展关键环节设置教学培训课程(专题),重点讲授专业基础知识、基础技术、农业新技术、励志创业、经营管理等五个单元内容,集中组织参观考察,有条件的专业班可开展国家职业技能鉴定。
   (二)农校教学点集中培训
  根据老区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和学员分布特点,分阶段、分季节、分专业在各老区选择有条件的产业基地采取讲授、咨询、诊断和技术指导等形式进行现场培训,重点开展专项技术培训。
  (三)跟踪服务指导
  学员在自办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实践中,学校组织专业教师对重点学员进行跟踪服务指导,帮助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市老促会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全市老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协同市财政局组织检查验收考核工作。
  2、各区老促会专人专班负责学员选拔、调训和组织参训,负责各区教学点的选定和管理工作。
  3、市农校具体负责教学组织、学员管理和学员生活等日常管理服务工作,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负责。市农校成立老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罗志军任组长,副校长程志雄任责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和工作专班,彭火炬任办公室主任,李洪涛任办公室副主任。工作专班由培训、教务等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和专业骨干教师组成,培训工作纳入学校绩效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二)规范培训管理
  1、科学设置培训教学计划,强化培训管理。建立班主任管理、考试考核结业、教师教学评价、优秀学员评选、资金使用管理、实习跟踪服务指导等各项管理制度。
  2、规范建立包括培训方案、培训计划、培训通知、培训教师、培训学员、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效果、培训台账(附件6)等培训档案。
  3、培训结业前要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考核合格颁发培训结业证书。组织学员填写《武汉市老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参训学员满意度测评表》。
  4、市财政局、老促会及相关部门,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进行检查验收,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三)强化培训能力建设
  1、加强师资建设。选聘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授课。加强培训调研,组织教师深入老区乡(镇)、村,了解各专业农户的培训需求,结合学校开展的农业创业跟踪服务活动,征求农民对培训的意见。
  2、注重教材建设。精选湖北科技出版社《现代都市农业丛书-××技术》和《现代农业创业丛书-如何创办你的××企业》等为参考教材,编写针对性强、实用性好的实用教材或培训讲义。
  3、强化实践教学。提供示范性好、带动性强的实训基地供学员考察、实践,增强学员动手能力。学校拟在优秀的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挂牌“农业创业实训基地”。
  4、创新培训模式。积极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新途径、新模式、新方法,推动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和发展。组织骨干教师撰写研究论文,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教学水平。
  (四)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老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方面的积极成效,建立和维护自办培训网站,宣传报道先进典型和经验,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让广大农民了解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积极主动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高自身科技素质和增收致富能力。
  
附件:2014年老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专业班次安排表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