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财政资金>财政专项资金 > 市农委关于做好全市渔业灾后复产工作的指导意见

市农委关于做好全市渔业灾后复产工作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 2016-12-08 04:54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

各区农委(农业局)、委机关相关处室(单位):  

全市入梅以来,我市连续遭受了多轮强降雨袭击,导致我市渔业生产遭受巨大损失,渔业抗灾减灾和灾后恢复生产任务艰巨。为了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力争做到大灾之年渔业不减产,渔民不减收,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实现,现就下一步抓好抗灾复产保目标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明确抗灾恢复生产工作的总体目标

各区水产主管部门要按照“立足自主更生,争取多方支持;因地制宜施策,抢投补放苗种;强化生产管理,复产增产保收”的指导思想,全面调动水产系统广大干部队伍,建立科技救灾工作专班深入抗灾和恢复生产一线,全面指导协调抗灾复产各项工作,实现灾区不发生重大水生动物疫情和安全生产事故,水产生产恢复迅速,发展稳定,水产品质量总体安全,市场供给平稳有序。要采取“前期损失后期补,数量损失重量补,常规损失名特补,产量损失效益补”的措施,夺回受灾损失,要确保受灾精养鱼池水产苗种补投率达到80%以上,消毒率达到100%;受灾综合种养基地因地制宜普遍开展水稻和以小龙虾为主的水产苗种的补投补放;因灾损毁渔业设施在8月中旬前基本完成修复。补投补放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力争全市渔业在大灾之年实现保生产、保发展、保目标的任务。

二、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全面落实抗灾复产各项措施

各区各级水产部门要坚定信心,既要看到这次洪涝灾害对我市水产业造成的严重影响,又要看到恢复生产有时间可抓,有季节可赶,有措施可保,有市场可期,要站在维护大局,促进稳定的高度,进一步增强恢复生产保目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紧急动员,不等不靠,全力投入到抗灾复产的各项工作中来,重点做好以下九项工作。

(一)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要迅速指导业主采取一切措施,修复加固损毁的生产设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渔业生产。对湖库等大水面,要及时补修被毁坏的拦鱼设施,毁坏的堤岸要及时插织好简易防逃网帘,逐步修复水毁工程。对精养鱼池水溢成灾或串池的,要尽快抽排渍水,以减轻损失,并及时修复池塘水毁工程。

(二)强化渔政管理,彻底杜绝渔业纠纷。各区要组织渔政人员迅速深入灾区协调和处理渔业矛盾,防止在灾害期间趁机偷、抢等违法捕鱼现象。对因洪水满溢发生串池所产生的渔业纠纷,要依法依规妥善处理,防止事态扩大,严防渔业纠纷发生,维护渔区正常的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为灾后复产创造良好环境。

(三)全力抓好灾后复产生产资料调度和苗种补投补放工作。各区水产主管部门和水产科技推广机构要及时指导受灾业主科学估测灾后复产所需的苗种、渔药等方面需求,按照“自求平衡、区域调剂、市场弥补”的原则,在发挥好所属水产原良种场、现代种业示范场和较大的水产苗种繁育场在苗种供应中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加强外联外通,外购外采,为受灾养殖户提供苗种保障。同时要协调搞好消毒剂、渔药、饲料等物资的调剂和调运,确保渔业灾后恢复生产的物资供应。要指导、服务渔民千方百计及时补投鱼种,杜绝因灾荒芜或浪费水面,保持鱼池中一定的养殖密度,促进生产稳定发展。

(四)狠抓夏季结构调整,确保效益不降低。要抢抓季节,大力开展“夏调”。一是提高鳜鱼、鲈鱼、鲌类、黄颡鱼等生长速度快的名特苗种的补投比例。二是采取轮捕轮放、多模式套养等措施强化鱼种生产,提高鱼池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灾后大湖因地制宜,投放鳜鱼、鲌类、青鱼等增殖能力较强的名特品种,努力保证湖泊鱼类种群平衡和产出效益不降低。

(五)加强水质调控,搞好鱼病防治。洪灾过后,水中各种细菌等病原体易滋生繁殖,引发鱼病。各区水产主管部门及科技救灾专班要深入生产一线,指导养殖户切实搞好水生动物防疫、水质调控和病害防治工作。一是做好防疫工作。对退水后的池塘等水体及时使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渔业用消毒药物,严格进行灭源,防止暴发性鱼病发生带来新的损失,产生灾后灾。二是应用渔业用微生物制剂或生石灰等水质改良剂改良水质和底质,减少病害发生。三是加强水生动物疫情的调查、监测和预警预报,做好应急准备,防患于未然。

(六)强化对成鱼的饲养、投喂和管理。进一步强化灾后渔业生产和管理,科学调节水质,适时开机增氧,防止高温季节泛塘死鱼,特别要抓住下段3个多月鱼类生产旺季的有利生产时机,掀起“大战”8、9、10月生产高潮,积极科学投喂,促进鱼类快速生长,增加鱼体规格和重量,努力实现数量损失重量补。

(七)抓好生产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大灾之后,高温季节,渔业安全不可忽视。一是要抓好安全生产。各区对灾后恢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管理房屋、涵闸、泵站、电力设备以及渔业船舶等渔业生产、生活设施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违规违章渔船,要依法从严处理,确保灾后复产工作平安顺利。二是不能放松对水产质量安全的监管。现正处在高温季节,正值鱼类生长旺季,也是用药的高峰期,各区要把规范投入品使用作为抓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内容来抓,全方位落实水产品生产、用药和产品销售“三项记录”制度,严禁使用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类、硝酸亚汞等违禁药物,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八)抓好水产品市场供应工作。各区要一手抓抗灾复产,一手抓水产品市场供应工作,积极引导和组织大型渔业企业、水产专业合作社、水产板块基地和养殖大户,根据市场供应情况,抓住市场机会,及时调剂、起捕水产品上市,满足市场供应,维护市场稳定。

(九)超前谋划好明年的渔业生产工作。各区水产主管部门一是要在认真分析今年市场行情的基础上,指导生产者统筹安排好明年的水产养殖工作,特别是苗种的供给、培育和繁育场损失亲本的重购和补充,为明年生产做好必要的谋划和准备。二是要结合今年湖泊网围(拦)受灾,考虑湖泊下一步“拆网”工作统筹兼顾,尽可能做到科学谋划。

三、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实效

各区要高度重视灾后渔业生产抗灾复产工作,并将其纳入当前水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基层,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狠抓落实;要积极争取区级政府支持,多渠道筹措灾后复产资金,并依规用好用实渔业救灾资金,帮助受灾渔民渡过难关,恢复生产,确保“重灾区少减产不减收、轻灾区不减产保增收、无灾区大增产多增收”,努力夺取渔业抗灾救灾和生产发展的全面胜利。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

2016年8月4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