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年度计划 > 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2-04-15 15:05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各新城区农业农村局:

为加快推进我市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结合我市农机化工作实际,经研究制定《2022年全市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2年4月13日

2022年全市农业机械化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部署,紧紧围绕全市“三农”中心任务,牢固树立大食物观,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提水平,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提供装备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二、主要目标

全年新增农机装备总动力2.2万千瓦;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3600台套;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5%以上,其中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6.5%以上;建成8个“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全年农机事故发生率控制在1.5‰以下。

三、工作重点

(一)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认真落实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积极推广应用手机App、人脸识别、补贴机具二维码管理和物联网监控等技术。全面推进农机报废更新政策,淘汰低端高耗动力、收获、插秧、植保、脱粒等农业机械中的老旧农机,进一步优化我市农机装备结构。市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重点支持粮油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丘陵山区特色产业及农业绿色发展所需机具的购置,适当提高粮食生产薄弱环节、高端复式智能机具和丘陵山区急需机具的补贴标准。优化中央和市级购机补贴办理服务,提升政策实施全流程信息化水平,加快补贴资金兑付进度。强化政策实施廉政风险防控、绩效考核和专项监督,落实异常情形报告制度,严肃查处违规行为。

(二)抓好以机促粮食安全工作。扩大粮食生产适用的农机具叠加补贴范围,将适用于我市粮食生产所需的耕、种、收、田管、烘干、深加工和储藏等方面的农业机械纳入市级补贴范围,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自给率提供农机装备支撑。重点围绕水稻机播(插)、玉米机播和机收、粮食烘干等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大力推广水稻机插秧、机直播、无人机飞播和节能烘干等绿色高效农机装备与技术,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挖掘农田粮食生产潜力,支撑粮食稳产丰产,为粮食安全做好农机化技术保障。

(三)持续开展粮食机械化减损提质行动。贯彻落实《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和《粮食作物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精神,树牢减损就是增产意识,强化机收减损常抓不懈要求,做实做细机收减损巩固、挖潜、提升工作,千方百计降低机收损失率;广泛开展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不断提高减损技能和作业水准,推动机收作业实现精细高效、提质减损;深入贯彻《全省粮食烘干能力提升行动方案》,加大全市粮食烘干中心建设,推广粮食节能环保烘干技术,确保粮食收获减损归仓。

(四)加快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一是组织开展粮油作物薄弱环节农机化技术培训和试验示范,抓关键促全程,抓集成促应用,抓基地促示范,加快探索具有区域特点的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二是协调推进种养加各产业机械化全面发展,深入贯彻农业农村部关于畜牧业、设施种植、水产养殖等机械化发展意见,推进我市种养业各产业机械化全面发展。三是深入开展全市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创建,推动各区加快提升农作物耕种收与高效植保、秸秆处理、产地烘干机械化水平,争取再创建一个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五)强化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以农机化转型升级示范项目为抓手,推进水稻机插秧(抛秧)、小麦和油菜精量播种、大豆免耕播种、玉米籽粒机收、油菜分段收割和联合收获等机械化技术的普及应用范围,加大果菜茶、畜牧水产、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技术和装备引进、示范、推广力度。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农机化技术现场演示培训活动,扎实开展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大力推广水稻飞播、油菜毯状育苗移栽、丘陵山地轨道运输、集装箱水产养殖、层叠式蛋鸡养殖,以及白萝卜、甘蓝、韭菜、茼蒿、菠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等“十大农机化技术”。

(六)加快推进智慧农机建设。加快“数字化+机械化”发展,大力推广应用农用无人机、无人驾驶农业机械等智能农机装备,推进农机化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大数据应用。依托农机项目建设,鼓励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安装使用“北斗”监测终端系统,对接省级农机数字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农机作业监测全覆盖;巩固智能农机示范项目成果,利用好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上安装的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深入探索无人化农机作业,打造农机数字化、智能化应用示范平台,实现农机作业自动化处理、精细化管理。

(七)加快提升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水平。贯彻“以地宜机”“以机宜地”发展思路,积极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试点,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和技术指导;强化示范引领、典型引路,积极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农田“宜机化”改造路径。支持各地统筹国土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资金和社会资本,推进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加快补齐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支持丘陵山区围绕产业发展特点大力开展农机化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快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抬高全市农机化发展底板。

(八)精心组织重要农时农机化生产。围绕春耕、“三夏”、“双抢”、“三秋”等重要农时和关键节点,抢前抓早组织开展机械化生产需求调查和农情会商,加强机手培训和机具检修,提前做好农机供给、维修服务和优先优惠用油的协调准备。扩大北斗智能终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加快提升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加强与交通、气象、应急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及时发放跨区作业证,及早发布农机作业信息和气象信息,做好农机作业秩序维护、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确保农机化生产活动安全平稳、高质高效进行。

(九)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扶持服务中心大力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打造机械化耕整地、播种、收获及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秸秆还田、产后加工等“一条龙”农机作业服务链条,不断拓展农机维修、信息咨询、技术培训推广、农资配送、产品收储、农产品深加工、品牌创建、电子商务等多种服务功能,不断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扩大农机化作业服务面积,提升农机综合服务收入水平,破解“无人种田”和种田收益不高的难题,配合推动农村撂荒地问题的解决,全年机械化复垦复种撂荒地2.4万亩。

(十)抓实农机安全生产监管。继续推进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变拖”清零成果,加强联合执法,严厉整治无牌无证、假牌假证等违法违规行为。围绕重要农时和农机作业高峰期,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提高农机年检率,强化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违,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营造安全发展环境。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