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公益事业建设>预警信息 > 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2020年秋冬播生产的指导意见

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关于切实抓好2020年秋冬播生产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 2020-09-22 17:35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各区农业农村局,局属有关单位:

秋冬一季定全年。为加快推进全市农业疫后重振和灾后重建,确保明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一个良好开局,现就2020年秋冬播生产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双循环”战略,着眼于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紧扣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全力推进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统筹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全面按期完成秋冬农业生产任务,为奠定“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20年全市秋冬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是“稳粮、扩油、增菜、优经、上果”,力争全市农作物秋冬播总面积达到200万亩。其中:蔬菜95万亩,油菜56.23万亩,秋冬播大(小)麦16.8万亩,豆类、薯类6.8万亩,草莓1.67万亩,青饲料及绿肥19.1万亩,其他作物4.4万亩。

三、工作重点

(一)坚持稳产保供。认真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抓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和藏菜于田,保质保量完成越冬粮油和蔬菜生产任务,力争全市秋冬播粮食作物面积基本稳定,秋冬播蔬菜生产面积稳中有增,春淡期间全市快生菜在园面积保持在10万亩以上。

(二)坚持结构调优。瞄准市场需求,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提质增效。一是扩大特色产品规模。油菜品种基本实现“双低”化,兼具菜用、油用、赏花用的“三用”油菜新增5万亩以上,粮经兼用的鲜豆类、鲜薯类等杂粮扩大2万亩以上,大棚蔬菜种满种足,扩大红菜苔、荷兰豆等露地特色蔬菜种植规模。二是发展高端果品产业。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大力培植猕猴桃、火龙果、蓝莓、枇杷、优品葡萄、水蜜桃等高端果品产业,打造农业发展的新亮点、新优势。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打造一批油菜花海板块,建设一批农业观光采摘园,发展一批农家乐专业村,形成一批农旅特色街镇,壮大一批优势农产品产加销链条,彰显都市农业特色。

(三)坚持科技支撑。大力推进良种、良法、良制、良地相配套,促进农业增效、产业增值、农民增收。以菜果茶为重点,大力推广农牧结合的种养循环模式。以省工节本为重点,大力推广轻简栽培和全程机械化,积极推广机械精量播种、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等措施。以生态高效为重点,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秸秆还田,积极推广“种肥药机”一体化绿色生产技术,扩大油菜“345”模式示范推广面积,全面推广蔬菜“三增三减”(增产、增效、增收、减肥、减药、减工)健康栽培技术和果园、茶园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四)坚持项目引领。依托中央、省、市农业项目实施,推动秋冬农业生产上水平。一是实施油菜轮作试点项目。以交通要道连片休耕地为重点,实施5万亩中央油菜轮作试点项目,彰显示范效应。二是实施猕猴桃产业基地建设示范项目。认真抓好深翻改土、品种优选、立柱搭架、水肥一体化(或喷滴灌)、园区道路规划等五大环节,高水平做好猕猴桃建园工作。三是实施蔬菜工厂化育苗项目。力争全市工厂集约化育蔬菜、草莓、瓜果商品苗1.5亿株以上,为全市抢抓瓜菜果“早市效应”打牢基础。四是争取落实设施市级蔬菜标准园创建、果园新建及更新改造、商品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药包装废物回收处置等示范项目,为推动秋冬农业上科技、上水平提供强力支撑。

(五)坚持抗灾避灾。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密切与气象、水务、应急等部门联系会商,强化灾情监测预警,及时制定应对预案。扎实开展农情、灾情调度,在关键农时和重要节点,制定防灾减灾、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依据今年梅雨期强降雨农田被淹实际,以今年秋冬农业为起点,制定发展避灾农业工作方案,启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补短板项目,推进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及农村街镇要把秋冬播作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一把手”责任,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属地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组建专班,明确责任,分解目标,细化举措,层层压实。

(二)加强政策扶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认真抓好农业救灾恢复生产、以奖代补项目等扶持政策落实,切实落实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秋冬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三)加强指导服务。市、区农业农村部门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农业执法机构要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等违法行为,确保秋冬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四)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宣传报道秋冬农业生产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和先进典型,积极营造秋冬农业开发的良好氛围。

附件: 2020年武汉市秋冬播作物面积指导性计划表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0年9月22日

附件

2020年武汉市秋冬播作物面积指导性计划表

单位:万亩

单位

合计

油菜

小麦

大麦

蚕(豌)豆

蔬菜

草莓

马铃薯

青饲料

绿肥

其他作物

全市

200

56.23

16.5

0.3

5.8

95

1.67

1

8.5

10.6

4.4

黄陂区

61.59

21

3.5

0.2

2.3

25

0.65

0.44

2

3.5

3

新洲区

47.18

19

7

0.1

0.15

18

0.33

0.3

1

0.6

0.7

江夏区

46.35

12.5

1


2.5

24

0.25

0.05

3

3

0.05

蔡甸区

23.85

3.3

3


0.8

12

0.04

0.21

0.5

3.5

0.5

东西湖区

12.1

0.13




10

0.38


1.5

0

0.09

汉南区

8.93

0.3

2

0

0.05

6

0.02

0

0.5

0

0.06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