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 > 市农委关于对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20170392号代表建议会办工作的意见

市农委关于对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20170392号代表建议会办工作的意见

发布日期: 2017-05-23 00:00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黄陂区人民政府:

  现将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20170392号建议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武湖街四化同步试点建设工作的建议”办理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代表。

  一、我市四化同步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自2013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的指导意见》(鄂办发〔2013〕21号)的指示精神,转变观念,创新机制,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多措并举,大力推进蔡甸区奓山街、江夏区五里界街、黄陂区武湖街3个省级“四化同步”示范街试点建设,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至2016年底,3个示范街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79家, 完成工业总产值71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17.93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万多元,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个省级“四化同步”示范街试点工作。鄂办发〔2013〕21号文件下发以后,我市迅速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胡曙光为组长、副市长刘立勇为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市“四化同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具体工作。市委书记、市长以及市委副书记以及分管副市长多次到三个示范街调研指导工作。市直相关部门明确分管领导、职能处室和专人负责对接试点街具体工作,市“四化办”定期召集相关部门研究具体工作。黄陂区、江夏区和蔡甸区也相应成立了以区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四化同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示范街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各试点街成立工作专班,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理清工作思路,确定试点目标。根据省“四化同步”示范乡镇的试点工作目标要求,我市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我市特大城市市郊农村的综合优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统筹城乡为统领,以“四化同步”为目标,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三个省级“四化同步”示范街试点的各项工作要走在全省前列,真正发挥对全市城乡一体化的示范带头作用。根据省、市的试点目标任务,三个试点街结合自身优势提出了具体目标。武湖街按照建立功能定位清晰、空间布局合理、经济繁荣发达、服务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大产业园、大家园、大游园、大花园目标,确定建设成为“武汉示范、湖北样板、全国知名”的滨江生态新城目标;蔡甸区在奓山街省级试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以奓山街为核心的后官湖300平方公里“四化同步”示范区,建设“1+1+8”(城关+知音新城+八大风情小镇)新型城镇体系,建成一批智慧社区和智慧小镇和10大生态都市农业板块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目标;五里界街按照“城乡一体化、产业高端化、生态优良化”的发展要求,以“引进低碳智慧产业、建设生态花园城镇,建成全域景区乡村”的发展路径,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建设一座具有国际化、智能化、生态化、田园式的示范性低碳新城镇和休闲田园新农村的目标。

  (三)制定扶持政策,创新机制体制。根据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2013年底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四化同步”示范街试点工作的意见》(武办发〔2013〕14号),明确“四化同步”重点工作任务和扶持政策措施。在落实省里的优惠政策基础上,我市财政拿出4亿元专项资金,鼓励支持以三个示范街为重点的全市新农村建设和“四化同步”发展。我市明确对示范街的规划设计补助50万元,中心村规划设计补助20万元,新建中心村(社区)按人均2万元的标准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行奖补,对三个街的“四化同步”项目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财政贴息。并出台了鼓励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措施。同时,我市创新机制体制,强力推动三个示范街的试点工作。一是扩大试点街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结合全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综合改革试点,黄陂区将区直24个部门的237项行政审批事项向武湖街下放。蔡甸区32个区直部门下放奓山街各类权限139项。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大都公司等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同时,三个试点街正着手成立镇域建设投资公司作为投融资主体,参与“四化同步”项目建设。三是整合部门资源。以市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为切入点,整合市直相关职能部门的项目资金向示范街重点投入。近年来,市建委、市经信委、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市新农办等部门对三个试点街的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等上百个项目进行对接支持。

  (四)明确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一是以规划为引领,打造一流示范区。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二是以发展主导产业为支撑,带动农民有序转移。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一、二、三产业,带动人口集聚,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各示范街突破镇域界限,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培育新型工业。三是以中心村(社区)建设为依托,提升城镇化水平。以中心村(社区)建设作为“四化同步”的切入点,推动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四是以开发农业多功能为重点,补齐现代农业短板。武湖街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精准农业和休闲体验农业。五里界街依托梁子湖周边水域及生态环境优势,开发“梁子湖八景”,发展乡村休闲游产业,效果显著。奓山街推进总面积逾4万亩的十大生态农业园建设,将新型城镇、三大工业园区、十大风情小镇进行生态融合,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五是以生态环境建设着力点,建设生态美丽乡村。蔡甸区后官湖生态示范区作为全市重要的生态绿楔,依托70平方公里湿地生态区域,推进110公里后官湖郊野绿道,着力打造一条欣赏田园风光、水乡风貌、山林野趣的绿色景观通道。五里界街重点打造童周岭村、群益村美丽生态乡村示范片建设。六是以落实农民保障为出发点,维护农民的权益。在建设农村新社区、推进农村人口转移的同时,注重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高农民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七是以网格化管理为结合点,提升信息化水平。通过建设一张网、一个系统和一套硬件设备,积极推进农民新社区的信息化建设,打造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农村网格化管理新社区,实现“身边事不出村、小事不出乡镇(街道)、大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的和谐环境。

  二、积极支持武湖街开展“四化同步”试点建设

  我们将继续按照《关于推进“四化同步”示范街试点工作的意见》(武办发〔2013〕14号)的要求,结合武湖街的整体规划和代表的建议,做好加强规划引领、发展主导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信息化建设、建设中心村(社区)、打造美丽乡村、保障农民权益等重点工作任务,并充分落实有关扶持政策和措施,全面积极支持武湖街开展“四化同步”试点建设。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  
2017年5月23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