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区人民政府:
现将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180025号建议提出的《关于加快实施我市“三乡工程”振兴战略的建议》中涉及市农委工作的办理情况函告如下,请综合后一并答复代表。
去年以来,市农委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发展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三乡工程”作为乡村振兴的新抓手,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发展要求,扎实推进“三乡工程”拓面提质,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乡工程”是武汉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探索,我们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开拓思路、大胆创新,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着力推动了“三乡工程”落地见效。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指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乡工程”建设。万勇市长在今年的人代会上,明确提出实施“三乡工程”拓面提质行动计划,市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将《关于推进“三乡工程”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案》确定为今年市人大2号议案。“三乡工程”建设已经成为武汉城市发展的重大决策。鉴于此,市农委科学谋划“三乡工程”布局,强化指导服务,统筹考虑环境条件、资源禀赋、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优先在“城边、景边、路边、湖边”以及有条件的贫困村优先实施“三乡工程”建设。2018年初,市农委研究制定了《武汉市“三乡工程”拓面提质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和《武汉市关于落实“三乡工程”拓面提质三年行动的工作意见》,推进1902个行政村及规划保留的4000个自然村的“三乡工程”建设;并将“三乡工程”建设纳入市级绩效管理范围,并作为省市改革项目重点督办推进。
二是政策引导、服务跟进。由市农委牵头,整合市直相关部门和各区的支农资金和政策,形成推进“三乡工程”合力;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市民下乡、村民进城”活动 加快我市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措施》(简称“黄金20条”)、《武汉市关于促进“市民下乡”与“脱贫攻坚”相结合 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支持措施》(简称“钻石10条”)、《推进“市民下乡、村民进城”计划 打好“四张牌”鼓励能人回乡建设新农村的工作意见 》(简称“四张牌”,即政策牌、政治牌、亲情牌、特色牌)、《关于落实市民下乡计划相关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三乡工程”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出台了《武汉市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办法》,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空闲农房等闲置资源的利用,湖北省自然资源厅出台了《关于全力服务和保障“三乡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为统领,以规划引领、创新驱动、保障权益、主动服务为原则,以确保所有“三乡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落地为目标,扎实推动“三乡工程”建设。同时,我市也出台了《关于促进市民下乡 以利用空闲农房为核心发展农业共享经济的指导意见》、《武汉市促进市民下乡利用贫困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 实现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服务“三乡工程”,武汉市工商局出台了《关于创新五大举措服务“三乡工程”的实施意见》,创新开展商事便农、品牌兴农、合同帮农、电商助农、红盾护农五大举措。为规范空闲农房租赁行为,我市制定了《武汉市农村空闲农房信息发布流程》。各新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整合全区支农资金和政策,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形成强大推进合力。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积极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研究出台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农户资格权、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三权分置”的指导性意见,破除城乡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在符合相关规划前提下,鼓励“三乡”主体与村集体、村民合作改建农房。探索将财政支农资金变为支农基金,实行滚动、有偿、可持续使用,做大支农资金“蛋糕”。把“三乡工程”与现代农业发展、精准扶贫、富美乡村建设等紧密结合,鼓励“三乡工程”主体与村集体合作经营村庄,形成共建共享机制。鼓励各单位和企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大胆创新,增强对“三乡工程”投资主体的吸引力。
四是试点示范、典型引路。把典型引领、示范带动作为推进“三乡工程”的重要手段,培育树立了黄陂区杜堂村、新洲区项山村、江夏区小朱湾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示范村庄,涌现了黄陂区祁家湾街赵发所、杜堂村葛天才,蔡甸区星光村左少平、天星村许江、新洲区项山村骆黎明等一批回乡能人典型,打造了“电商村”“教授村”“网红村”等一批特色村。今年,市政府正式批准支持江夏区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市农委积极整合相关政策,支持都市田园综合体范围内的郑店街金星村、安山街红灯村等20个村湾开展美丽乡村示范项目建设,变试点为示范,化“盆景”为“风景”,不断扩大引领示范效应。
五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农民主体,积极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市民)唱戏、农民受益、合作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开展系列宣传对接活动,组织央企、省属企业、民营企业与“三乡工程”项目对接,2017年有265家企业参与其中。市直部门、各区联系各行政村召开空闲农房信息对接会,动员城区居委会与村委会接对共建。组织政策宣讲员进大学、工商联、学会、协会宣传;在新闻媒体分批推介39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赏花游特色村、宜居村庄、自然条件好的贫困村名单;运用“互联网+”搭建“三乡工程”网络信息平台,让有闲置房屋的农户和有下乡意愿的市民、企业无缝对接,提高项目对接效率。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
2018年4月25日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