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代表:
您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对企业困难职工实施“精准扶贫”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
我市精准扶贫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军令状工程”抓实、抓细,紧紧瞄准全市农村扶贫对象,不断完善扶贫政策,强化落实扶贫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行业政策落地生根。市直相关部门已制定出台了助学扶智、医疗保障、政策兜底等28个行业扶贫文件。2016年各类政策广泛受惠于民,其中,助学政策惠及11400名贫困家庭学生;医疗政策惠及住院贫困对象26222人次,共报销9254万元;农村低保从320元/月提高到360元/月,共落实低保、五保、临时救助等资金近5亿元;落实各项助学扶智专项资金共计约1171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1372人;建成139公里扶贫通村水泥路;整治贫困地区渠道840公里。
——扶贫资金保障有力。2016年全市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40多亿元。其中,市、区各行业部门整合投入扶贫资金33亿多元;市、区财政安排年度扶贫专项资金共6.56亿元;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6703万元;12个中心城区(开发区、功能区)共落实对口帮扶资金4200万元。
——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16年计划脱贫的77个贫困村共实施扶贫项目144个(其中光伏项目31个、盘活资源项目15个、资金入股23个、特色种养类产业项目75个),目前已完工135个。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为77个村每年增收1000多万元,可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500多人。
——对口帮扶全面落实。市领导对口联系22个老区街(乡、镇),市、区部门和单位与271个贫困村对口帮扶,3万多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实行结对帮扶。今年全市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共走访慰问农村老党员、老干部家庭、贫困户共15万户。
——社会扶贫不断加强。2016年,通过组织开展10·17扶贫日、五送下乡促脱贫、春风行动、农业嘉年华、百企帮百村、巾帼巧娘等主题活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共为全市贫困户送去慰问金和物资折合现金共计1亿多元。
二、我市困难职工帮扶工作基本现状
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方案>的通知》(鄂政扶发〔2014〕13号)文件精神,我市精准扶贫对象是全市农村扶贫人口。针对您提出的对企业困难职工实施精准扶贫的建议,我们向市总工会征询了相关政策。
2016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实施意见》(总工发〔2016〕7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五条目标任务:一是对纳入低保且具有劳动能力、但未实现充分就业的困难职工,着重帮助其实现就业创业,提高家庭收入实现解困脱困。二是对因各类因素造成实际收入或生活水平低于低保线、但尚未纳入低保的困难职工,着重推动其纳入社会保障解困。其中,对没有社会保险或没有落实待遇的,推动其纳入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应待遇;对丧失劳动能力或社会保险金不足以保障基本生活的,推动纳入低保兜底。三是对患重特大疾病、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导致家庭支出突增,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着重推动其纳入医保制度和政府临时救助、灾害救助制度。其中,对因病致困的职工,推动其纳入大病保险和医疗互助保障。四是对长期居住在城市、生活遇到特殊困难的农民工,推动其享有均等化公共服务,使其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五是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部分因下岗失业或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职工,协同政府落实好政策措施,解决好转岗、再就业等安置和社会保障问题。
为此,市总工会出台《关于在全市工会系统开展“万名工会干部进万企帮万户”活动的实施方案》(武工办〔2016〕20号)。提出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对照本地(本单位)困难职工数据库,实地核查建档困难职工情况变化,动态建立精准帮扶城镇困难职工电子档案。建档立卡主要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实现对本辖区(本单位)建档城镇困难职工的“全覆盖”。结合全面摸底情况,各级工会组织对本辖区(本单位)建档困难职工逐一进行实地核查、精准识别。
同时,要求全市各级工会干部全面掌握纳入精准帮扶范围的城镇困难职工的实际情况和脱困愿望,按照因病(医疗费用沉重或丧失劳动能力)、因学(家庭教育支出占比过大)、因业(未就业或就业状况不理想)、因灾(意外伤害、自然灾害)等类别,逐一分析致困原因,找准帮助职工脱困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了五条帮扶措施:一是对于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条件的困难职工,要积极帮助争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党委、政府优惠政策支持,发挥工会小额贷款等措施作用,扶持其自主创业。二是对于失业或就业不理想等原因致困的职工,充分借助政府“春风行动”、“就业援助”等渠道帮助其实现就业,发挥工会金蓝领、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作用,提高职工的就业技能。三是对于因劳动报酬、卫生安全等权益受到侵害而致贫的职工,要联合司法、人社等部门,通过劳动调解、申请仲裁、司法诉讼等形式,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四是对于因病、因学等原因致困的困难职工,要主动协调卫生、教育等部门支持援助,发挥医疗互助、“金秋助学”等工会服务项目作用,帮助其渡过难关;五是对于个别自身条件受限确实暂时不能脱困的职工,工会要唱响“四季歌”加大定向援助力度。
2016年,以“进家门、访民情、记笔记、送温暖、转作风”为主题的精准帮扶行动在全市工会系统展开,全市在档困难职工3700户,实际脱贫出档530户。“两节”期间,全市工会共筹集款物4844.81万元,走访企业1591家,慰问困难劳模、职工及农民工家庭10491户。为低收入劳模发放生活补助金124万多元。举办金秋助学20年纪念活动,各级工会共筹集资金887.96万元,资助困难家庭子女4398人。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
2017年6月29日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