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 > 市农委关于对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20170217号建议的答复

市农委关于对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2017021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7-06-09 00:00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武农函〔2017〕47号
                                             A



  市农委关于对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20170217号建议的答复


应志刚、杨向东、鲁为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汉南整区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的建议》收悉,我委会同市国土规划局、市水务局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你们提出的建议符合全市和汉南区的发展实际,市级相关部门应该给予积极支持。现就有关事项答复如下:

  一、汉南整区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的时机已经成熟。汉南区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基本形成,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已经成为我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和乡村休闲游目的地。汉南区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体化后,组织编制了《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一体化规划》,提出在科学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和领导体制等实现“六个一体化”,其中在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提到,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区域管网一体化,实现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夯实汉南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同时在产业一体化方面,基于武汉开发区产业整体布局,汉南区规划形成了湘口生态农业及旅游观光园、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园、邓南食品加工园、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示范园等生态园区。全区的“三农”发展思路已经明晰,整体打造的理念符合未来发展方向,时机也基本成熟。

  二、支持汉南区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5年1月,农业部认定我市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汉南区自动成为示范区。农业部新出台的政策,优先考虑示范区,重点安排现代化水平监测评价得分75分以上的示范区。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印发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办法(试行)》,从示范区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科技推广水平、经营管理水平、支持水平、产出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等六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对示范区进行评价。示范区建设水平综合得分低于75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等于或高于75分为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2015年以来,汉南区在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成效显著,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快提升,科技应用能力明显提高,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大,绿色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同时,仍然存在农业现代化进展较慢、示范区投入不足、新型经营主体较弱、建设平台支撑未完全建立等问题。下一步汉南区要在五个方面加快示范区建设,将汉南157平方公里农业区域整体打造为全国一流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一是突出亮点打造,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二是狠抓经营主体培育,着力促进龙头企业发展。三是狠抓绿色生态发展,着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四是狠抓三产融合发展,推动市民下乡活动。五是狠抓政策落实,保障示范区建设投入。六是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工作机制。

  三、支持汉南区申报创建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为给整市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持,市政府近期将出台《关于开展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示范综合园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按照“一年作准备,三年有起色,五年见成效”的总体安排,从2017年开始,力争用5年时间,采用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方式,在新城区涵盖现有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基础条件较好的街(乡、镇)等,建设2-3个30—50平方公里的大型现代都市农业示范综合园区。每个综合园区建成产业特色鲜明、链条完整、布局合理、生态环保、多功能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产村融合发展的动力结构、空间结构、要素结构,示范推动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综合园区创建应达到园区选址合理、产业优势明显、建设水平领先、绿色发展突出、经营机制创新、产村深度融合、管理组织完善等7条标准。按照高标准、少而精、宁缺毋滥的要求,通过实地考察、专家评审、集体研究等程序,组织竞争性选拔,确定综合园区创建资格。市级财政每年安排综合园区奖补资金,对建设期内的综合园区每个每年按一定控制额度予以奖补。从全市情况看,汉南区具备竞争申报创建的基础,我委将积极指导鼓励汉南区参与竞争。支持汉南通过创建综合示范园区,整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休闲观光园、科技园、创业园,田园综合体。

  四、加大对汉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市水务局对本项建议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后,向我委提交了《对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第20170217号建议会办工作的意见》(武水函〔2017〕77号),表态大力支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近几年,市水务局在农村排灌港渠整治工程、75-155千瓦骨干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市级财政“以奖代补”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周家河泵站新建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后管护工作等方面投入了相当数量的资金,项目建设效果比较好。下一步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计划由各区政府安排。建议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管委会合理利用市级下达的农业农村发展专项资金,统筹项目资金,每年保持一定规模推进区域内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现代都市农业园区内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基层水利机构的建设和小农水建后管护工作。同时,发挥业主的积极性,指导业主开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工作。市水务局将继续协助推进周家河泵站新建工程和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工作,为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水利基础。市农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单位也将在汉南区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夯实汉南区的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底盘。

  五、加大对汉南区农业建设用地、设施农业用地的政策支持。根据市国土规划局的研究意见,市国土规划局积极组织编制了《武汉市乡村建设规划一张图》、《汉南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战略发展规划》等系列规划工作,明确了汉南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划定产业功能板块,提出了土地利用的相关管理要求,逐步实施保障制度。按照国土部有关部署,2015年开展了全市土地利用规划优化调整工作,规划中也充分考虑到全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需求,优化调整各类建设用地,将农业建设用地、设施农业用地纳入整体规划。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
2017年6 月 9日




分管领导:王德立  联系电话:65683203
责 任 人:王文高  联系电话:65683225
经 办 人:潘俊辉  联系电话:65683227



抄送:市人大代工委、市政府督查室。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