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农函〔2017〕50号
A
市农委关于对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第20170091号提案的答复
市民革:
你们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武汉市农村电子商务 促进“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紧密结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农业电商发展总体情况
进入二十一世纪,电子商务因其商品信息透明性、交易空间非局限性、运营仓储集约性、支付结算便捷性等特征,在我国发展势头迅猛。近几年,国家、省市高度重视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把其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和突破点。我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与运用电子商务的若干意见》(武政〔2014〕6号)和《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意见》(武政〔2015〕33号)。截至2016年底,我市涉农电商年交易额达到516.5亿元,带动直接就业超过10万人。在淘宝、京东等平台销售额前十位的食品类企业中,武汉良品铺子、周黑鸭、楼兰蜜语占据3席,其中良品铺子升格为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我市的农业电商规模已居全国第一方阵。其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农产品网络销售快速增长。本土专业农产品电商交易平台交易额激增。如良中行冷链电商平台年交易额超10亿元。中农集团所属“鲜天下”平台,小龙虾年交易额2亿多元。中粮“我买网”月交易量已达千万元。海吉星斥资数十亿元建设的大型B2B生鲜批发交易市场于2016年12月开园,项目整体建成后,通过“大白菜+”电商平台,年交易量将达600万吨,年交易额500亿元。同时,本地创业型自建电商平台农产品板块交易额成绩斐然。如卷皮网月交易量数亿元,其中零食交易额千万元。汉购农商交易量从2014年的4000万上升到现如今的2亿多元。
(二)优秀电商企业不断涌现。良品铺子2016年实现网络交易额20亿元,占营业额总量的33%。周黑鸭通过淘宝、天猫等平台年销售额达5亿元。楼兰蜜语入驻了天猫、淘宝、京东、一号店等多个平台,实现营业额8800万元。思维特食品依托第三方平台和跨境贸易,仅蜂蜜单品年交易额达到2000万元,2016年已建成上万平米的农村电商产业园。
(三)农业电商经营模式多样。我市农业电商经营模式主要有应用第三方平台、专业涉农电商平台、委托专业机构运营、自建自营平台等多种模式。其中,99%的企业应用第三方平台,交易额占比78.6%;武汉专业涉农电商平台运营商也有一定发展,交易额占比14.1%;委托专业机构运营电商的交易额占比4.4%;企业自建自运营平台较少,交易额占比2.5%。
(四)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乡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村级道路硬化已全部完成。二是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得以改善,逐步形成了有线无线相结合、覆盖城乡的信息网络体系,全市所有行政村均已通光纤宽带及4G信号。三是快递物流业快速发展,邮政、顺丰、“四通一达”等物流企业均辐射到村镇社区,专业电商物流已遍及城乡。四是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已逐步建成,邮政、供销社、阿里巴巴均参与其中。武汉邮政已将316个村邮站转型成为电商综合服务站,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相继进驻江夏、新洲两区,2016年底,村级服务站实现代购18.8万笔,金额2.6亿元,农资日化销售达3500余万元,化肥销售2800多吨,得到广大市民和农民的普遍欢迎,“消费品下乡”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五)特色农产品依托电商发展空间巨大。近年来,我市培育了多个品质优良、特色鲜明的特色农产品。共有新洲涨渡湖黄颡鱼、江夏梁子湖大闸蟹、蔡甸莲藕、黄陂荆蜜等1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有新洲汪集鸡汤、黄陂三鲜、东西湖柏泉板鸭、汉南甲鱼、蔡甸藕汤等地方特色产品。此外,我市还培育出了方信恒丰、菱湖尚品、湖北老农民、武汉强鑫、武汉汇春等众多知名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空间巨大。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政策引领。2015年,市政府在全国副省级以上城市中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财政连续三年,每年整合涉农资金2000万元,重点支持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培育和平台建设等方面的“互联网+农业”发展,区级财政也安排了一定的扶持资金予以配套,引导、鼓励农业企业、社会资本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同时,2016年,市农委拿出了200万元资金对全市农业“三品一标”品牌创建进行专项扶持,积极鼓励全市农业企业提升农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利用政策支持、项目带动、典型示范等手段,构建了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推进农业电商发展的格局。2015年—2016年已通过项目以奖代补形式支持电商企业33家。
(二)坚持示范引导。设立了江夏、东西湖两个“互联网+农业”综合示范区,积极引进了邮政“邮乐网”、火凤凰汉购农商、中百商网等合作电商平台与本地农产品企业对接发展电子商务;搭建了农云网特色农产品感知电商平台;推广了海吉星、白沙洲、广地冷链等大型农批交易市场电商平台典型;支持良品铺子、周黑鸭、天喔等优质农产品企业做大做强电商业务;扶持汇春、鲜天下、东方神龙等企业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拓宽销售渠道。从2015年起,武汉农博会均设立了智慧农业展区,2016年,推荐优质农业电商企业参加武汉电博会,通过展会宣传扩大农业电商企业影响力。同时,各区也积极推进农业电商发展,蔡甸区世林福幸公司成为武汉区域最大的生鲜电商冷链物流中心,中粮我买网、易果生鲜、京东生鲜等知名生鲜电商相继进驻。黄陂区依托蜂蜜产业,涌现了思维特、乐神三宝、煲春、东乡等蜂蜜电商,年销售额预计可达8000万元。同时,大量新兴生鲜配送电商企业入驻武汉,如良中行、美菜网、京东到家等企业实行B2B、C2B、O2O等模式,从农业源头基地或一级批发市场通过自建电商平台配送生鲜产品到餐饮商户、零售经销商、社区生鲜店,便利市民生活。
(三)探索经营模式。由于农产品作为商品的特殊属性,对于深加工农产品、生鲜农产品、乡村休闲旅游农产品等,各级政府着力引导农业企业分别探索适合的电商发展途径。一是对于特色农产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引导其依托知名第三方电商平台建设区域性电商销售专区,规范农产品标准、品牌、包装,开展农产品B2C(网上零售)和B2B(网上批发)业务,二是引导初级种养殖农业企业和小微经营主体与大型农贸市场、城市生鲜配送企业发展B2B、O2O、C2B(消费者订制)、C2F(订单农业)、F2C(农场直供)等模式,提升农产品网上销售的客服体验度和服务水平。三是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大型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对接活动,极力支持各区名特优、“三品一标”农产品和乡村旅游资源入驻电商平台,发展“网上农产品直销”和“时令农产品预定”,逐步缓解水产、蔬菜、鲜果等农产品供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四是通过“互联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在江夏梁子湖、黄陂木兰景区等有条件的地方,整合现有的优势资源,发展互联网农业小镇,结合当地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以互联网为媒介,线上线下展示展销当地农产品、网货下乡物流中转、乡村旅游体验、政府公共服务为一体的“互联网+农业”生态环境。
(四)推进村站建设。2016年起,市级及部分新城区与知名电商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电子商务进村入户工程,如2016年初,市农委和市邮政公司签订了“互联网+农业”战略合作协议,2016年,依托村邮站,打造集代购、代缴、代付、金融、创业等服务为一体的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武汉也成为首个在“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中,政府与邮政全面实施战略合作的省会城市。阿里巴巴集团“农村淘宝”项目进驻新洲、江夏两区,2016年新洲区已招募120个“合伙人”建立村级服务站,黄陂区、汉南区供销社相继与卖货郎、乐村淘公司打造当地村级服务站,实现农资、生活用品等“网货下乡”。村级电商服务站的建立基本实现了村民不出村即可实现“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下乡”、农产品集中销售、生活缴费、金融服务等本地化服务。
(五)加大孵化培训。2015年,江夏区湖北未来家园电商服务中心投资3000万元,面积4000平米,集区级农产品展示中心、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电子商务培训中心、休闲农业智能系统等于一体,成为我市区级电商服务平台样板,引入淘宝大学讲师定期为全市意向从事农业电商的青年人开展“电商创业”培训。2016年5月,我市成立了农业电子商务协会,642家涉农企业加入协会,协会通过开展调查研究、经验交流、业务培训、学术研讨、咨询服务,扩大农业电子商务参与面,重点帮助众多农业中小企业跨入电子商务门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目前已开展电商对接、培训等活动20余次。2017年,市农委与武汉火凤凰公司签署了“互联网+品牌农业”战略合作协议,就农村电商创业创新中心、品牌农业、网上农博会等多个方面达成了共识和合作意向。武汉火凤凰公司计划2017年上半年入驻蔡甸区电商智慧物业产业园,预计投资一亿元,注册汉购农商互联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并建立农村电商创业创新中心,首批孵化小微企业200家。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下步,我们将重点扶持1-2家在国内有份额的本地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加强与国内1—2家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引导300家有规模的优质品牌农业企业入驻平台享受农特电商孵化等服务。通过发展品牌农业电子商务,培植10个在国内有影响的适宜网上销售的本地特色品牌,推进农村电商创业创新中心建设,孵化小微农业经营主体,同时,实现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全覆盖,进一步推进我市农业电商深入发展。
武汉市农业委员会
2017年6月13日
分管领导:车国强 联系电话:65683397
责 任 人:王爱民 联系电话:65683302
经 办 人:吴 杨 联系电话:65683303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