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委员:
您在市政协第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培植两种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提案(第20200276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乡村振兴中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实践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农业农村人才培育概况
近几年,我市坚持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导向,用人才引领农业发展,以农业发展成就人才价值,持续加快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力度,农业农村人才总量达到12万人。2017年,我市倡导举办了全省首届职业农民节,2018年,我市主导起草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标准》、《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规范》分别被人社部、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标准。 2018-2019年,连续两年成功举办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农业创新创业大赛,一大批农业新生力量被发掘。近3年,武汉农业农村人才获得国家级人才奖项5项、省级人才奖项8项,全市培训机构免费培训人才近万人次,接待了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近1000人次的观摩、学习。
一是精准聚焦政策,持续引才聚才。武汉市先后出台“黄金20条”、“钻石10条”、“四张牌”等政策,充分发挥乡村生态环境、生产要素、风土人情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吸引了一大批人才下乡开办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文化创意、农事体验、养生休闲、网红直播等项目工作室、创作基地,在全市打造了以江夏区小朱湾为代表的近100个康养村、民俗村、体验村、创意村,以新业态新产业留住各类人才。针对青年群体,今年启动了“新青年下乡”活动,组织在汉各高校发动创业团队进农村,在助力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同时,实现在基层实践中成长成才。
二是精准对接需求,培养本土人才。武汉已构建全方位、 多层次 、立体化的农村人才培训网格,为期1天的绿证培训、3至7天的技能型培训、15天的农业创业培训、1年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等多种类型的培训课程满足农业人才不同的需求层次,年培训3000左右人次。2019年还走出去办班,组织45名农村创业青年和青创工作者参与在大别山举办的武汉青年农业创新创业培训班,举办“5G已来,拥抱未来——国际创业对话”、“玩转新零售,关于社交电商的天使投资对话”等青年电商创业宣讲活动。2019年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等6家单位联合实施了“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重点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拔了223名优秀青年,联合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免费提供3年的大专学历教育。这批人才学成后将回乡为我市农村服务,为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了人才保障。今年我市拟招录250多名“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人才,经过4-6月的宣传、动员、组织,目前各区青年报名踊跃,符合条件的达到350余人。通过两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我市可望实现27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大学生培育的全覆盖。
三是培育新型主体,激发创业热情。自2018年起,结合“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连续2年举办武汉市农业创新创业大赛,涌现出了武汉渔水情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秦银华、武汉佰果冠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张朝、谦益农业有限公司李明攀、武汉明卉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易心卉等大批优秀的45岁以下青年农业创业者,大赛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网、荆楚网、腾讯大楚网、搜狐网、长江云、汉网等近30家新闻媒体宣传报道200余篇(次)。大赛选拔出的青年农创者们在发展壮大自身实力的过程中,不忘坚守社会责任,疫情期间,逆向而行,无私奉献,获奖选手任杭、李明攀、张豪、杨景勇等勇当志愿者,早在疫情发生早期,就多方奔走,为社区、医院捐献了近三百万元的紧缺医用物资、消毒防护药品以及大米、蔬菜等民生保障物品,秦银华、易心卉、张罗帅、魏正辉等成了疫情期间保产保供的主要力量之一,彰显了农业人的正能量。2019年,由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启动“百千万农村实用人才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培育百名实用人才带头人、千名骨干实用人才,万名基础型实用人才,切实推动政府部门、在汉高校和兴乡企业、基层组织联合育才。
二、关于有关建议的答复
1、关于加大力度支持青年群体到农村创业。青年群体是武汉农业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新青年在农村的融入,把新的理念、思想、模式注入农村。关于您提出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大“以奖代补”力度,探索建立“武汉市农村创业人才库”的建议也是我们近年工作努力的方向之一,我市将下乡创新创业青年纳入到市级农业科技示范户认定范畴,对认定成功的青年农创者,在贷款贴息方面有对应的补贴政策,同时将这批到农村创新创业的青年,等同为新型的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免费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公益性培训项目,通过系统集中培训,在创业能力、创业模式、经营管理、政策解读、营销操作等方面给予最新解读和提升,帮助、扶持青年群体在农村创新创业。对参加过培训的青年,坚持建档入库,做到凡培训必建档,有档可查,有库可循。下阶段,我们将加大加强资源整合力度,分类细化下乡青年的培训建库工作,组织举办好第三届百万大学生留汉农业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选拔培育好农村青年后备力量,实施“微光计划”,发动商协会、爱心企业为受疫情影响青年创业企业开展“扶智”、“扶资”、“扶行”,发挥好农村青年孵化器的基地作用,利用好青联、青企协等团属外围组织的作用,切实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就业工作。
2、关于加大力度实施“乡贤回归”工程。2017年6月,我市能人回乡现场会在黄陂区召开,会上提出了对回乡创业贡献突出的能人,优先提名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优先安排参加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等各类荣誉的评选,对回乡贡献突出者可授予优秀村民、村贤和乡贤等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全市回乡能人达到4800余人,乡贤回乡为农村带来新的变化和崭新面貌,自身价值得到实现,2017年,回乡能人金连胜在省党代会上作为代表发言,2017-2019年,聂权、胡丹、罗细珍获得武汉市创业“十佳”荣誉,左少平、王博、涂汉中、喻超、余红梅、林万清、雷贤忠、赵发所、周四新等能人智士,回乡创业兴业,扎根家乡、致富家乡。下阶段,我们将充分利用乡贤资源,用活盘活乡贤能量,组织有能力的地区举办乡村振兴村乡贤联谊会,时机成熟时举办“武汉乡贤大会”,让先回的有荣誉感、获得感,以乡贤带动乡贤回归。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人才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7月14日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