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 > 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0287号提案的答复

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2020028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0-09-29 11:00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尊敬的陶志阳委员:

您在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我市农业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有关建议”提案(第20200287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农业企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现就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市农业企业基本情况

为了积极培育农业企业,我市出台了一揽子政策,《武汉市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办法的通知》(武政规〔2017〕18号),提出按照建设类、金融类、奖励类三个不同的侧重层面对农产品加工给予支持。特别是今年遭遇疫情,我市积极为农业企业解难纾困。

(一)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2020年,全市重点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3家,市级示范合作社206家,农业企业覆盖面较广,涵盖一二三产业并呈交叉融合发展态势。今年,我局出台了《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进一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纾困的通知》(武农〔2020〕14号)。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7亿元用于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其中防控保供资金0.63亿元、金融扶持专项资金1.36亿元、恢复生产专项资金4.72亿元、农业生产救灾等其他资金0.99亿元。

(二)积极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全市共推荐农业类中小微纾困企业794家,其中农业企业605家、农民合作社189家,贷款需求为41.95亿元,贷款金额为15.51亿元,融资满足率(实际融资额/融资需求额)为36.97%。积极推进农业金融创新,2020年使用农业企业融资应急基金1.45亿元,通过市级金融产品贷款1.26亿元,其中,“惠农贷”贷款0.77亿元、政担合作支农融资贷款0.49亿元。

(三)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为5954个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业保险保障金额40.86亿元,签单保费27116.87万元,赔付金额为6309.94万元。受疫后强降雨影响,全市农作物和水产估损金额为11801.68万元,保险公司开启理赔绿色通道,已赔付1683.45万元,及时帮助了受灾经营主体开展灾后再生产。

(四)加大农业人才培育力度。我市农业农村人才获得国家级人才奖项5人次,获得省级人才奖项17人次。武汉市东西湖区主导起草的《农业职业经理人职业标准》、《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规范》分别被人社部、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国家标准。全国首创的“湖北首届职业农民节”在武汉发起,由我市农民兴办。市级农业创新创业赛事应势而生,成功举办两届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农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市农业人才培训机构免费培训了本市农民近万人次,接待了来自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近2000人次的学习。

与此同时,我局充分认可您对农业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精准把脉,如农业企业人才流失较重,农业农村人才在综合型人才政策体系中存在竞争性劣势,农业协会运营困难,金融政策的扶持作用有待更有力的发挥、企业用油不便等等。同时,我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财政等部门认真研究分析你的系列建议,下一步将会根据实际工作加以结合。

二、农业企业发展支持政策

(一)关于建议调整农业项目补贴政策方式

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专项资金改革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意见》(武政办〔2018〕153号)有关精神,市级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支持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5个方面,按照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综合发展等7个方面设置大专项,按照因素法、目标任务法和绩效考核法等方式将资金切块下达到区,区级作为责任主体,负责统筹各级、各渠道资金,将上级下达的工作目标落实到位。

实际工作中,市级财政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相关政策,采取以奖代补、贴息等方式予以支持,以撬动社会和金融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依据武政办〔2018〕153号的相关要求,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原则,涉及具体项目的补助标准的制定权下放到区,由各区结合自身财力自行研究确定项目的区级补贴方式、比例及标准,同时项目、招投标、管理和责任也一并到区,以突出区级政府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

(二)关于支持农业职业经理人及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的发展

根据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武汉市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实施方案》(武办发〔2016〕19号)的相关规定,自2018年起,取消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的财政直接拨款。对原有财政预算支持的全市性行业协会商会,逐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其发展。虽然从政策上不能给予经费支持协会运营,但对职业农民的培训,目前我市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每年都列有专门预算给予支持。

(三)关于给予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

2020年4月,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武汉市农业经营主体银行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武农〔2020〕4号)。通知明确贴息对象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乡村休闲游(赏花游)企业、农村电商等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基础上,新增疫情保供的重点涉农企业和扶贫龙头企业;贴息比例由过去30%提高到50%;单项政策单个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年贴息额由100万元、10万元、5万元分别调整提高到200万元、20万元、10万元。

(四)关于农业企业留才引才支持

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将以服务武汉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突出产业引才用才导向,将统筹推进包括农业农村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研究完善涉农人才政策体系。切实做好顶层设计,探索将农业农村实用人才纳入黄鹤英才支持对象。完善农村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加大农村人才开发投入力度。会同相关部门和涉农区,制定政策措施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关注农村人才。另一方面鼓励引导人才向农业农村流动。贯彻落实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部署要求,落实“万名人才服务基层行动”,深入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农村实用人才“百千万”工程、科技文化“三支一扶”等人才项目,扩大农业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规模,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五)关于农业用油支持

今年,相关部门也了解到农机用油的困难,针对此项问题,出台了《2020年武汉市“三夏”农机跨区作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保障机制,确保“三夏”农机跨区作业油品供应。4月,中石化武汉石油分公司联合市农业农村局下发了《关于做好农机作业用油供应促进农业生产工作的通知》,对农机作业用油实行“三优一免”政策,完善农机车辆用油资格审核。对纳入牌证管理、已登记注册且年检合格的农机车辆实行“三免一优”政策,对符合“三优一免”政策的农机客户,该公司指定专区客户经理对接,指导其注册“石化钱包”电子支付平台(用于付款时享受折扣)、宣传活动政策、统计消费需求等事宜。对已做好登记备案的农机客户提供优质便捷服务,可在该公司农业用油专供站享受绿色通道优先加油;春耕备耕、“三秋”“三夏”等重要农时季节,保证供油不断档;农机客户需要汽油灌桶的,在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合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予以提供。此外,2020年3月20日-6月30日、9月1日-11月30日期间,在该公司登记备案的“三优一免”农机用户,根据消费规模可享受4%-7%不等的加油优惠。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农业企业发展的建议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同时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0年9月28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