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晓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青山区(化工区)农业农村发展工作方面的建议提案收悉,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青山区人民政府、市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认真学习研究,认为提案从生态区域发展、都市农业开发、补齐农村基础短板等方面给出了可行性建议,现将办理情况一并答复如下。
一、吸引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统筹生态绿楔区域优先发展
(一)加强优质农业项目招商
依托农村闲置土地、厂房等资源,协同各职能部门加强农业招商项目谋划储备,提升区域农业科技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二)加紧对大企业的招商力度
将现代农业产业招商统筹纳入全区招商工作总体计划,积极开展招商推介工作。通过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校友招商等途径,积极宣传招商政策和农业产业发展资源。
(三)加快创新引资模式
结合辖区东部地区城中村改造,探索推进“房地产+涉农项目”模式。
(四)加倍招商引资借力发展
在下一步区域发展中,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引资”“引智”力度。制定完善农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加大涉农项目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事业,吸引社会资本下乡投资农业、农旅类产业。另一方面要持续推进“三乡工程”。学习杜堂村、木兰村等美丽乡村标杆村的成功经验,以“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为抓手,支持引导本土企业、本乡“能人”投身乡村建设,广泛利用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带领村民创业致富,为乡村发展提升动力、增添活力。
二、激发乡村产业活力,支持都市农业发展
(一)立足靠城发展为城服务
在青山区农业农村发展定位上,立足农业总量小、资源缺、劳动力少的实际,发展高质高端农业产业形态,着力走“靠城发展”的精致农业路径,走品牌富民之路;在发展方向上,牢牢把握中心城区人口集聚度高、高端消费需求旺盛的特点,积极迎合市民回归自然、回归田园的美好愿望,高水平开发“旅游+”“生态+”“文化+”等涉农产业,发挥“为城服务”的作用。
(二)积极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湾建设
一是指导策划美丽乡村建设。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市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开展青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调研,指导青山区策划美丽乡村建设。青山区八吉府街后山村山边村(湾)成功申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二是组建专班统筹推进。青山区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协调小组,整合资源、凝聚合力,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为进一步统筹协调美丽乡村建设在规划、道路、污水处理、房屋立面改造、产业导入发展等方面工作,发挥各职能部门优势,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专班,入村开展工作,对现阶段策划方案逐项逐点进行勘察论证,齐心协力推进项目建设,积极谋划胜强村、上渡口村的项目策划方案。三是深入调研加快建设。青山区分管区领导多次带队到后山村、新村村实地调研,5次召开调度会听取设计方案,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街村干部到江夏、黄陂参观考察美丽乡村建设样板村湾,激发村“两委”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并对重点工作建立了责任清单、项目清单,明确了路线图、时间表,挂图作战,确保美丽乡村示范建设按期高质高效完成。
(三)提档特色蔬菜产业壮大集体经济
针对东部农村地区盛产萝卜、菜薹,但困于产业化水平不高、宣传不够、销售不畅,导致农民长期面临着增产难增收的窘境,不断探索“新办法”解决“老问题”。一是实施品牌强农。主动策划开展 “一桌菜、一首歌、三家店、四个故事、五送”活动。今年“五一”假期前,结合青山特色美食一条街--恩施街开街举办了“青山萝卜”文化体验与宣传推介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青山萝卜”“建洲菜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挖掘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本土农耕文化,推广青山特色农产品品牌。三是探索集约农业。目前“青山萝卜”“建洲菜薹”的原产地崇阳村和建洲村已成立专业合作社,变农户“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四是延伸产业链条。围绕独特风味、历史悠久八吉府萝卜干,大力开发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三、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助力补齐农村基础短板
(一)统筹协调支持农村地区全面发展
一是完善规划布局。统筹协调辖区有关职能部门,尽早完善东部农村地区供水、排水、村湾道路等专项规划,为系统解决全域饮水、排污问题提供指引。二是加强区级统筹。青山区充分发挥区级主体职责,统筹谋划、科学策划,统筹组织农业、道路、水利、治污等方面项目,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三是选优配强骨干队伍。建立年轻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的培养机制,优先安排选调生、转业干部投身乡村振兴工作,并通过招录涉农专干的方式充实工作一线。同时,加大正向激励力度,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广阔舞台,对在艰苦地区、关键岗位表现突出的干部优先重用。
(二)推进农村地区交通网络维修建设
东部地区城市主干道由市级平台负责建设;次干路、支路由区级负责建设。村湾道路、路灯等民生工程建设主要由街道统筹实施。
(三)积极筹建农业农村补短板强功能项目
2021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今年青山区首次起草了“三农”领域指导性文件《青山区(化工区)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坚持立足区情、推动全区乡村振兴工作高质量发展。同时,以项目为抓手,协调各职能部门筹建《青山区(化工区)农业农村补短板强功能项目库》,坚决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方式,明确工作内容和责任,逐步把乡村建设“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四)推动青山区水环境治理
市水务局会同青山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策划谋划项目,每年从市级财政安排专项预算支持青山区水利发展,同时积极争取省级以上资金支持。
(五)监督指导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制发了《2021年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武环委办〔2021〕8号),明确“统筹谋划、协同推进,问题导向、系统施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落实责任、确保长效”的原则,要求青山区依托村庄建设规划,优先治理扩新型村湾、保留型村湾农村生活污水。督促青山区落实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开展V类和劣V类湖泊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青山区人民政府重点围绕“村湾生活污水治理、港渠及沟塘综合整治、示范村建设”三大板块进行,建设内容主要为村湾污水管网敷设、污水分散式处理设施建设、港渠清淤、边坡修复等。
(六)研究确认“十四五”农村改厕计划
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十四五”农村改厕计划的通知以及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十四五”农村改厕计划的通知要求,市农业农村局为研究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按照愿改尽改、能改尽改的总目标,系统摸排梳理本地区已改和需要改的厕所数量,组织各相关区申报“十四五”农村改厕计划,积极争取奖补资金。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1日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