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 >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0053号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005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1-07-14 09:00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市农工党:

你们提出“关于借力乡村振兴 推动我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充分认可你们对“关于借力乡村振兴 推动我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为进一步促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我局将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采纳。

一、编制发展规划,优化空间布局

利用我市革命老区和贫困村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优势、农业特色产业和文化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市政府先后印发了《武汉市赏花游发展规划(2012-2020年)》《武汉市赏花游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13-2015年)》《武汉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十三五”规划》《全域旅游大发展2018-2020三年行动计划》《武汉市“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方案》《武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规划,着力打造乡村休闲旅游全国样板。加快推进“旅游+现代农业、旅游+城镇化”发展,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村文化等资源,将武汉打造成为国家乡村休闲旅游的热土。通过农文旅融合模式,黄陂区已打造成休闲、娱乐、农事体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乡村休闲游全域旅游融合片区,成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新洲区仓埠街已打造成休闲、研学、亲子教育、娱乐为一体融合片区,蔡甸区消泗乡、索河街已打造成赏花、旅游、农事体验为一体的融合片区等。

二、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支持农业企业发展

一是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会同市财政局印发了《关于开展武汉市农业经营主体银行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武农〔2020〕4号),调整贴息政策,市级按实付利息给予50%的贴息,同时鼓励各区从各级支农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资金,适当提高贴息比例和限额标准;印发了《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专项资金实施方案》(武农办〔2020〕61号),安排农产品加工业奖补资金支持全市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开展了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监测和申报工作,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03家,较上一届27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增长了9.4%。我市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13家、省级93家。175家市级农产品加工型龙头企业中,销售收入过10亿元12家,其中,销售收入过20亿元7家、销售收入过50亿元2家。二是完善用地保障。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19年出台的《关于完善村庄规划体系服务乡村振兴的通知》中进一步提出综合利用土地资源,支持三产融合发展的相关举措,明确加强对乡村振兴建设用地专项统筹、探索实施点状用地管理、鼓励乡村土地复合利用,在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基础上利用空闲农房和宅基地改造建设发展乡村产业。三是支持重点项目。结合“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乡村休闲游”产业发展,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涉农公务服务设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降低产业融合发展的运营成本,增强农村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吸引力。强化项目库建设,落实项目储备工作,把项目库管理作为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三、创新拓面提质,丰富乡村游内涵

结合市场需求变化、产业发展现状、乡村资源禀赋,加强顶层设计,丰富乡村休闲游产业内涵,推动我市乡村休闲游跨越式发展,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新的《武汉市乡村休闲游发展规划》。拟通过“全域化”盘活乡村、“融合化”赋能产业、“国际化”拓展品牌和“精致化”提升服务四个维度,全面提升武汉市乡村休闲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一是黄陂区以人文历史文化、山水生态资源为依托,以全域旅游环线为主线,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强化文旅两大产业的耦合性,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盘活自家家底,推动养老、旅游、文化、健身、食品等深度融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优化旅游产品的供给,提升旅游要素质量和旅游环境,以“优质旅游”推动高质量发展,将黄陂区打造成武汉生态景区群、湖北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高地、全国生态文化休闲综合性度假区。二是江夏区以都市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发展规划片带为依托,以“以点带面、串点成线”为发展主线,将文化、体育、生态、农业与旅游相融合,丰富具有江夏文化内涵的标志性旅游产品,培育高品质特色文化乡村休闲游线路,打造武汉南部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山水生态运动休闲度假区。三是新洲区以问津文化、生态景观、民俗文化、红色遗迹等资源为依托,依靠现有道路,打造旅游环线,重点发展仓埠街道、凤凰街道、旧街街道和徐古街道,将新洲区打造成立足武汉、辐射长江中游城市群、面向全国的,集“乐游乐学乐活”于一体的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问津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四是蔡甸区以知音文化和民俗文化为魂,突出人文特色,以后官湖和九真山为引领,突出山水生态特色,提升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产业地位,推动农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打造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湖北省文化旅游强区。五是东西湖区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水资源,立足美丽乡村建设基础果蔬采摘和研学教育产业基础,加快乡村休闲、农业体验等旅游产品开发,结合“沿汉江环府河”美丽乡村带建设,以东山街道、柏泉街道、慈惠街道为核心,推动美丽乡村与休闲农业集聚发展,打造湖北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滨水乡村休闲游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六是依托长江及通顺河水系资源和科学技术资源禀赋,以湘口种业小镇和军山街道为载体,以军山线和纱荆线为主要旅游线路,形成汽车休闲、航空休闲、农业休闲和生态休闲四大业态,力争成为武汉文化和旅游改革创新先行示范区、国家级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成立领导小组,合力推动发展

为推进我市乡村休闲游高质量发展,我市成立了武汉市乡村休闲游(赏花游)发展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有关副秘书长任副组长,15个市直部门和有关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各成员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根据各自部门职责认真履职,相互配合,形成了整体联动、合力推进的机制。

下一步,一是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进、推进上市等途径,着力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品牌影响力大、在同行业中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二是加快出台《武汉市乡村休闲游发展规划》,待规划出台后,结合市场需求、经营主体诉求,制定新的乡村休闲游配套奖补政策。三是与传统媒体、新媒体,特别是时下火爆的传媒方式合作,充分利用其不同的优势功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市场氛围,提升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影响。四是围绕农事会节、赏花会节、美食节,开展宣传活动,做好乡村休闲游的宣传工作,营造乐游乡村、趣在乡村的气氛。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9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