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 >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0153号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015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1-07-16 09:25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桂永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力度、厚植现代化都市农业人才基础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武汉“三农”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富有建设性,对促进我市高素质农民队伍建设具有指导性,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宣传,树立典型

我市组织开展的农民培训始终围绕全市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疫后农业产业恢复、长江禁捕退捕等重点工作展开,以任务牵引树立我市新农人在产业兴旺、乡村振兴的良好形象。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报道,推介农民创业兴业、带头致富、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激发农民创新创业潜力,营造政府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关注、农民满意的好氛围。2020年累计报道160多篇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先进事迹和典型,既展示我市各地农业特色产业、绿色生态农业进展情况,又宣传了新农人植耕农村、发展农业、服务农民的良好形象,有力助推我市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关于建立职业农民信息库,分类管理壮大队伍

近年来,我市聚焦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人才发展需求,按照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等不同类型职业农民进行培训。其中,经营管理型中高管培训和农业经理人培训由省级负责。市(区)级重点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创新创业带头人,提升培训对象的生产组织、人员管理、市场开拓、产品营销和风险防控能力。专业生产型主要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并直接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高素质农业劳动者,提升培训对象的生产组织能力和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其生产效率、质量标准和绿色发展水平。技能服务型主要培养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农业专业技术服务人员,提升培训对象所从产业或所在岗位的核心能力、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能力水平。通过分类培训不断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下一步我市将按照以上三个类型建立职业农民信息库,摸清不同类型职业农民存量,认真开展培训需求调研,让有需求的农民得到所需要的培训和教育。防止上下雷同,重复培训,造成资源浪费。积极帮助和指导农民登录“农民教育培训申报系统”或在“云上智农”APP上报名。

三、关于建立完善多元化培训体系,构建全方位职业成长通道

我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年遴选社会培训机构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组织入选培训机构对培训项目实行竞争性磋商,择优实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适度竞争、高效推进”的目标。打通市区两级培训通道,择优推荐基础条件好、产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公共实习、实训基地,供省、市、区共享。

近年来,我市积极强化模块化培训,优化课程设置,大力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培训,逐步建立“线上培训、线下集中、实训参观”的一体化培训模式。大力开展农民智能手机应用培训,促进信息化手段推动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推荐选用云上智农APP、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CNKI(知网)智慧农民云平台、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垄上学院—荆楚农时课等开展线上视频教学,同时邀请专家借助QQ、钉钉、抖音、手机APP、小程序等开展远程在线教学。

我市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高水平实施了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武汉市农业创新创业大赛、武汉市农业农村人才导流工程等,瞄准青年人群,通过送学提升、比武竞赛、导流回乡等方式,搭建农民素质提升的立交桥,充实农业农村人才力量。组织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大学生参加青年教育培训、创新创业大赛等,把符合条件的农民培养成大学生。目前已成功输送474名本地农村青年到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接受大专学历教育,成功举办了三届农业双创比赛,发掘了大批创业青年,青年农民王建兵2020年成功当选全国十佳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王志军、顾泽生荣获全省“十佳农民抗疫先锋”表彰。

四、关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我市充分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积极争取组织、教育、财政、妇联、共青团、扶贫等相关部门的支持,调动社会力量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在农业系统内部建立种植、畜牧、水产、农机、经管、乡村社会管理等协同培训机制,科学制定实施方案,促进农民培训从“一产”向“三产”、从农业生产向产业振兴、农民全面发展转变。

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职业农民政策支持。第一,为职业农民提供资金扶持。政府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奖励获得资格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金融部门在贷款利率、额度上对职业农民进行优惠补贴;出台针对职业农民创业的优惠政策,为自主创业的农民提供贷款担保、创业基金、资金补贴及创业场所;工商税务部门为职业农民创业办企、缴纳税费等进行优惠,提升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第二,为职业农民提供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支持。第三,为职业农民提供土地流转和基本农田建设支持。鼓励农民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实现规模效益;积极实施土地开发整治,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地区进行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提高农田建设水平。

五、关于强化绩效考评,压实培训责任

各级农业主管部门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组织实施和监管的责任主体,加强日常监管,抓好开班需求调研、对象遴选、教学实施、评估考核等环节。

农业农村部将农民教育培训项目纳入次年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指标,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和“云上智农”,对培训教师、培训基地、培训班组织和培训效果进行线上考核。线上考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满意度不低于85%。省每月、市每周调度培训工作进展,联合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衷心感谢您对农业工作的关注,并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7月12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