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8日,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武汉市人民政府举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农科院等单位承办的以“耕耘之芯、种业先行”为主题的2021武汉种业博览会在黄陂区武湖街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北部园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隆重开幕,历时7天,6月5日闭幕,为国内外呈现了一场湖北武汉种业盛宴,有力宣传了武汉·中国种都和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实现了预期效果。
领导重视,全力推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武汉种业博览会,副市长杨军主持召开种业博览会组委会会议,听取筹备工作情况汇报,他要求要对标对表先进地区成功的做法,全力以赴办好武汉种业博览会,助力武汉·中国种都和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陈明权副秘书长多次主持召开筹备工作调度会,他要求将武汉种业博览会与武汉·中国种都和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机结合,做到水平要提高、成效要最大、影响要最好、安全且有序。开幕式上,杨军副市长从种业科研实力雄厚、种业创新成果丰硕、种质资源体系健全、种业巨头集聚、国家支持获突破等5个方面,向与会嘉宾隆重推介了武汉·中国种都建设情况。他说,武汉致力发展“互联网+现代种业”,全面提升“武汉·中国种都”竞争力,2021年制定了精致农业发展“十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力争打造1条千亿元种业产业链的发展目标。他诚挚地欢迎国内外的朋友们加盟武汉·中国种都建设。
多展合一,成果转化。本届武汉种业博览会春季展会3200多个,“名、特、优、新”品种争奇斗艳、100多项最新农机、装备、设施闪亮登场。主要特点是:三展合一(地展馆展网展)、全程展示,四展合一(全要素集成、全口径展示、全链条开发、全社会合力)、全程展示。种业博览会吸引了近2万人现场观摩,开幕式网上直播、长江种业论坛直播、名企线上推介直播累计观看突破75万人次,现场签订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合作、农业新品种拍卖协议等达30余项。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制的中豆63以1500万元的价格成交,成为会场“明星”。
大咖云集,活动纷呈。邓秀新、张启发、方智远、李玉、王汉中、谢华安、桂建芳、朱玉贤、陈焕春、万建明等院士发来热情洋溢的视频致辞,热烈祝贺武汉种业博览会召开。会期举办了长江种业论坛(首届)、武汉城市圈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模式高峰论坛、中部六省种企基地对接会、食用菌产业研讨会、植物保护科技论坛等重点学术活动,共谋“十四五”种业发展方向。其中,作为武汉种业博览会的特色活动,中部六省蔬菜种企基地对接会吸引了亚非种业、楚为生物、鼎牌种苗、川椒种苗等多家国内知名种企参加,成效明显,其中首次参加的武汉振龙种苗有限公司,现场与武汉市黄陂区的一家合作社签订了1000亩订单合同。
招商引资,重点推介。武汉种业博览会也成为武汉种业招商引资的良好平台。本届种业博览会,参加地展企业有300多家,参加会展企业有200余家,吸引了世界上排名前十的先正达集团、拜耳集团、ADVANTA公司等3家公司参展,其中ADVANTA公司是首次进入中国,总部拟设立在湖北武汉。本届种业博览会还隆重推介了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省种子集团、禾大科技、湖北神丹、庆发禾盛、国英种业、康农种业等入驻企业组团特装参展,重点展示了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背景、基础条件、人才成果、产业集群、功能配套、政策服务等核心要素,较好展示了武汉·中国种都和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就。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2020年1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复组建洪山实验室,吹响了“种业强芯”的冲锋号角。在种业博览会开幕式现场,洪山实验室牵头单位——华中农业大学校长李召虎发布了该实验室科研方向,表示实验室将瞄准农业生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农业生物重要性状的生物学基础、农业生物绿色优质品种培育、农业绿色生产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5大研究方向,助力打造“武汉·中国种都”。
成效显著,影响深远。本届种业博览会共吸引了央广网、人民日报、武汉电视台、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武汉发布、云上垄上、长江网、中国蔬菜、长江蔬菜等50余家大众及专业媒体进行现场宣传报道,产生了良好社会效果。安徽省特色农业管理站处长刘远刚表示,今年的武汉种业博览会最有看头,人数最多,现场人气爆棚,活动内容丰富又紧凑,与会基地代表对接洽谈效果十分显著,收获满满,明年他们还将组团参加武汉种业博览会。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