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20391号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20220391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06-08 09:00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成为为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议收悉,我局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市委组织部、市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委和市财政局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我局认真组织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大力推进以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和村庄生活污水治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统筹农村厕所革命,不断巩固农村改厕成果。全市6个新城区1824 个行政村现有1.28万个自然湾,在8647个自然湾建了9163座公厕,确保每个行政村建有1座无害化农村公厕。进一步加大农村户厕改造力度,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户厕改造468624户。二是推进生活垃圾治理,不断健全农村垃圾收处体系。完善和规范“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街转运、市及区处理”的收运处理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95%以上;配备保洁员1.3万余名,实现自然村湾全覆盖;配置分类收集容器约30万个,配置其他垃圾清运车960辆,厨余垃圾清运车103辆,建成使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110座(台)。三是开展生活污水治理,农村乱排乱放现象得到有效管控。全市涉农行政村1757个,共有自然村12191个,已完成污水治理的行政村1474个,已完成污水治理的自然村9239个,其中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自然村629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自然村4017个,进行改厕资源化利用的自然村4593个,全市涉农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2.56%,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基本得到有效管控。四是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结合“共同缔造”村庄建设,在蔡甸、新洲、黄陂、江夏区支持建设了15个村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将乡村市政道路及配套基础设施作为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

感谢成委员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和关注,对您提的建议,我们将结合实际工作,切实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加强工作推进,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持续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试点推进预约收集模式,优化收集路线,提升收集效率。督促各区对未封闭车辆进行升级改造,鼓励配置压缩式收集车辆,推进生活垃圾收集车辆密闭率达到80%以上。开展容器专项治理,加强垃圾容器日常管护,及时更新、补充破损容器。对窗口地段农村垃圾收集屋分步骤实行分类升级改造,逐步推行以垃圾分类亭、垃圾收集桶、钩臂箱取代简易垃圾屋。按照“五有三提升”(有制度、有宣传、有设施、有督导、有台账,提升建设标准、提升管理水平、提升分类成效)标准,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督促进度滞后的区加快谋划和推进项目建设,以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目标开展污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对已建成投运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开展专项排查。重点排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及维护管理情况。发现的设施闲置、损坏、出水水质超标(日处理能力20吨以上的设施)等问题建立台账,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确保设施正常运行并达到治理效果。

三是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贯彻落实《关于扎实推进武汉市“十四五”农村厕所革命的实施意见》精神,加大对市直相关部门的统筹协调力度,形成农村厕所革命工作合力;同时指导各区形成统筹协调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将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到位、将基本情况清查梳理到位、将农民诉求搜集调查到位、将农村“厕所革命”各项工作推动落实到位。探索粪污收集、运输、储存、处理、规范化利用的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以市场化主体为主,或政府购买服务聘请第三方进行运行维护,或市场主体与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等方式的长效运行模式。

四是持续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从选、育、管、用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人才支撑不足的问题。加强村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全覆盖轮训村“两委”班子成员,适时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强村、外地先进地区跟班学习。深化农村后备力量培育,面向本乡本土大学生公开选聘一批兴乡干事,以兴乡干事、农村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社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返乡大学毕业生等人员为重点,建立村干部后备人才库。持续开展在外能人大走访,由区街干部定期联系走访,强化乡情感召,发动有产业、有资金、有项目、有技能的在外能人,通过回乡创业兴业助力乡村振兴。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6月8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