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委员:
感谢您多年来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预制菜在武汉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取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和餐饮业转型升级,有力促进了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预制菜产业顶层设计。去年底,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武汉市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武政规〔2022〕22号),从预制菜研发创新、培育预制菜龙头示范企业、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支持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完善预制菜冷链物流体系、推进汉味预制菜品牌建设、预制菜人才引进与培养、建设预制菜原材料基地、营造发展预制菜文化氛围、健全预制菜产业发展机制等十个方面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完善预制菜产业链。加强与预制菜产业紧密相关的冷链物流企业的沟通协调,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为契机,新建或改扩建一批销地冷链集配中心,完善末端冷链设施功能,提升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水平,助推山绿农产品集团成功入选全国首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企业;促进武汉萃元冷链公司、金宇综合保税公司、武汉增益冷链公司等一批仓储型冷链物流企业快速发展。指导中百配送、全日(武汉)、武汉仟吉、武商超市等企业不断完善生鲜冷链配送体系,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出台政策措施,支持冷链物流提档升级。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意见》。其中,对投资冷藏分拣设施、载器具、冷链车辆、冷链物流信息平台等建设的企业给予扶持。
三是培育壮大预制菜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力度。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了武汉市预制菜招商引资大会,现场共签约31个项目,项目总金额高达400亿。江夏区举办首届中国(江夏)水产预制菜产业链峰会,14个预制菜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达101.58亿元。组织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及融资配套扶持等活动。充分发挥特色支农金融产品对预制菜产业的覆盖支持力度,重点加大“楚银贷、惠农贷”等政策保障性强的金融产品运用,有力支持预制菜企业发展。落实鼓励预制菜企业加大研发的科技政策,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宣传贯彻力度。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辅导培训,持续做好预制菜科技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预制菜企业培育量质齐升。
四是强化预制菜企业生产销售监管。对预制菜相关企业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结合“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活动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以节令、高风险、量大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肉制品、冷藏方便食品等重点预制菜品种开展市级督导检查和飞行检查。针对预制菜生产经营中可能出现的不同违法行为,将依据相关规定,给予相应行政处罚。对预制菜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的、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超过规定范围和标准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不合格食品包装材料进行包装等违法行为,按照相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主体进行行政处罚。同时,拟制定出台《武汉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规范生产预制菜的场所、设施设备、工艺流程、管理制度等,以提高我市预制菜生产企业水平,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五是加强预制菜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市属技工院校增设烹饪服务相关专业。支持市属技工院校结合我市预制菜企业和行业发展动态,鼓励市属技工院校增设烹饪服务等相关专业,优化专业设置,加大师资力量和实训场地投入。进一步开展针对预制菜发展所需的专业教学研究,完善教学标准。目前湖北中南技工学校、武汉城市英才技工学校、华中信息商务技工学校等3所市属技工院校开设了烹饪专业,毕业生就业从事中、西式烹调师相关工作。
下一阶段,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预制菜企业招商力度,为预制菜产业发展壮大创造先决条件。二是落实有关政策进一步培育壮大预制菜龙头企业。三是配合有关市直部门做好预制菜食品生产许可工作,加强预制菜产品经营销售环节监管。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