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 >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338号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33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08-10 16:16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陶存新委员:

感谢您多年来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培植发展农村合作社经济组织,稳定城市农产品基本供应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全力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做优做活农民合作社,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稳定菜篮子产品保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市农民合作社6084个,业务覆盖面较广,逐渐从单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出现了一批示范引领作用的高质量农民合作社。截至目前,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238家(国家级示范社31家,省级示范社55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0个。

(一)组织农民合作社参与保供。疫情期间组织合作社参与蔬菜抢收,69家较大规模合作社每日抢收供应蔬菜就达510吨。疫情期间我市256个单位抢播快生菜10万亩,其中55个合作社抢播面积3万亩,数量面积分别占比21.5%、30%。为了满足市民急需,在全市共遴选了28家合作社加入蔬菜直供社区团购活动,开创了蔬菜直供社区新模式。

(二)推动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出台《武汉市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定和监测方案》(武农〔2021〕50号),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近年来,市财政每年安排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专项资金600万元左右,积极扶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农民合作社,支持合作社建设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购置农产品加工、储存、保鲜、运输和培训设备,推进农民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积极组织有关合作社参加省级、国家级示范社的监测和申报工作,引进第三方专业机构加强市级示范合作社监测和认定,进一步规范市级示范合作的制度建设和运营管理,促进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

(三)积极鼓励商超市内定向结对帮扶。为畅通产销对接,提高市内各区特色农产品与市场的有效衔接,鼓励重点商超结合党建工作在市内开展结对帮扶,引进当地优质农产品。2022年,武商超市安排人员到徐古、三店农产品基地现场,到建立产销融合机制,从党建共建到全方位的互动;开发徐古蓝莓,通过现场直播带货,实现销售14吨,金额15万元;开展“桃李满天下”水果节,重点推广徐古村黄桃等3个品种,实现销售8万元;积极开展“国企联村”,农副产品销售额突破500万元。中百集团结对新洲区汪集街、蔡甸区侏儒街相 关企业,2022年,共采购小白菜、红苋菜、薯尖、千禧果、西甜瓜、冰糖瓜、绿壳鸡蛋等特色农产品共790.65万元。

二、提升保供服务管理水平

(一)搭建农产品信息化平台。2021年6月,我市建立了武汉市价格监测平台,该平台的功能是完成国家、 湖北省、 武汉市的价格监测报告制度任务, 统计和存储价格监测数据,通过对各区上报的价格监测数据进行审核、 统计和分析,为农产品生产流通调控提供信息支撑。武汉市发改委负责平台的运行管理,市发改委建设了全面的价格监测队伍,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各项报告制度,负责156个监测点位,共计746个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测工作,年均审核各类价格数据30万余条,上报各类数据9万余条。监测品种包含粮、油、肉、禽、蛋、奶、莱、鱼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工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房地产、货运、汽车、居民服务、 非学科培训价格等。

(二)严格保供产品价格监管。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共出动检查人员50000余人次,检查各类农贸市场、商超、药店及其他经营户60000余家次,密切关注并依法核查处置各类价格投诉舆情近200件,累计查处和立案调查价格违法案件532件。其中当场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案件422件,立案调查哄抬价格、价格欺诈、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案件110件。市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办公室编发并呈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价格动态》,先后3次对价格监管尤其是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工作进行推介,给予肯定。 

(三)加强市场保供稳价预警。一是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全年实行“日监测”“日分析”和“日报告”制度,密切跟踪和监测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价格变化情况,2022年共审核各类价格数据35万余条,上报数据8.3万余条,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及时。二是在重要节点及时启动应急价格监测。2022年在两会、重点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启动应急价格监测共188天,密切关注市场是否有抢购、脱销、断档及价格大幅波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三是强化分析预警。加强对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监测分析,2022年共撰写《价格动态》96期并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价格调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三、稳链保供畅通物流体系

(一)培育重点保供企业。2022年,市商务局印发了关于印发《武汉市商贸行业首批生活必需品重点保供企业名单》的通知,首批认定了武汉中百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等14家商贸物流企业和武汉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等17家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了包括物流企业、批发市场、大型商超、社区便利店、电商前置仓在内的物流保供网络,有力保障了生活必需品运销稳定,不断货不断档。同时,我市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支持农产品仓储冷链、县域商业建设、社区便利店、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等项目的建设,持续增强物流配送能力。

(二)畅通末端配送。物业服务企业在依据物业服务合同为小区提供服务,是小区的“管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物业服务企业在配合街道社区因时因势做好小区人员进出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帮买帮办服务,在保障小区居民生活最后“100米”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主动减免企业费用。中百仓储对我市生鲜(初级农产品)商品一直实行零门槛政策,不收取费用,并对进场品牌商进场条件(食品安全标准、商品等级标准)进行辅导,还在门店设置销售专区,增加我市农产品销售。武商超市公司长期减免我市农、产品的品牌推广费、促销宣传服务费等费用,对于无法实现直接配送门店的产品供应商,该公司提供总仓代送服务,并减免其代送费用。

下一阶段,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高质量发展,稳定城市农产品基本供应。一是加大对农民合作社培育力度。积极整合资金向特色主导产业和农民合作社重点投入;二是组织各类农超对接活动,积极搭建沟通平台,打通本地农产品销售渠道;二是将继续强化监测预警,持续密切监测重要民生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情况,加强前瞻性分析研判,做好预测,扎实有力推进“菜篮子”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