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 >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070号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2023007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10-09 17:27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市致公党:

你们提出的关于光伏农业与光伏电力有机结合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你们提出的建议富有建设性,对推动武汉市农业农村实现绿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经商发改委,现答复如下。

武汉市太阳能总体上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可开发利用潜力,适合太阳能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村地区光伏新能源项目建设,2016年至今,全市共建成光伏扶贫项目140个,总投资1.14亿,总装机容量10884.4千瓦,项目全部建成、全部并网发电、全部纳入国家规模指标。光伏扶贫项目涵盖黄陂、新洲、江夏、蔡甸18个老区街(乡),128个村(其中111个贫困村)有效关联贫困户2000余户、6000多人,全市建有光伏电站的老区街(乡)占比达到81.8%,辐射带动效益明显。

下一步,我市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支持工作。

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扶持。通过资金扶持和技术指导培育壮大农村“光伏+农业”等能源新型经营服务主体,引领鼓励企业投资与光伏相结合农业项目,支持合适区域的“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建设项目,配套建设储能电站,打造“新能源+储能”模式。协调发改、自然资源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可利用土地配置和规划力度,力争为“光伏+农业”提供空间。

二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科技特派员和特派员工作站的辐射带动作用,针对“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关键时段、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指导、咨询培训,开展协作创新、成果转化,培养光伏农业科技创新队伍。

三是鼓励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光伏农作物种植模式的项目创新,加大光伏农业科技融合示范成果转化和应用力度。

四是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光伏+农业”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备案为武汉市科技特派员,激发广大科技特派员服务热情和创新创业活力,针对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民需求开展光伏农业技术服务,为我市农光互补项目的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