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认真学习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一是规划先行,绘就和美乡村蓝图。坚持先规划再建设,不规划不建设,在和美乡村建设中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美乡村项目策划必须符合各区发布的村庄规划,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分类推进。二是部署启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4年4月25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玉珍组织召开全市和美乡村建设工作部署会,解读和美乡村实施方案,对年度和美乡村建设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明确建设时间节点。三是加强项目指导。为提高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的可操作性,印发相关文件指导项目建设。四是开展项目调研。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财政和自然资源等部门到黄陂区、新洲区、江夏区、蔡甸区、长江新区、东西湖区、汉南区等7个区开展了项目联合调研,指导各区项目谋划。
二、发展乡村产业,提升经济发展硬实力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形成“1个市级+多个区级”农产品加工园联动推进格局。二是聚焦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增值。提升“江城百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三是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支持黄陂、新洲区建设电商服务站4个,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带动区域农民增收。四是着力激活乡村旅游。实施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行动,催生观光休闲、花卉展销、夜游民宿、康养休闲、非遗表演等旅游吸引点。五是深化“国企联村”行动。引导国有企业、优质民企结对农村联合党委,形成特色种植、民宿旅游等产业项目。实施“村社共建”计划,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站、城乡连心馆,搭建农产品“出村进城”供销渠道。开展“强筋壮骨”行动,扶持50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
三、强化党建引领,共同缔造农村美好人居环境
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落实“干部联组、党员联户”机制,统筹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优化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布局,积极营造亲民便民环境,推动减轻基层负担。二是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要求各区完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用好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切实提升村民参与度和积极性,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三是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制定2024年全市选派村干部开展跟班学习实施方案,指导各区组织村干部到农业企业、发展强村、涉农部门开展跟班学习,加强村干部实践锻炼,丰富工作经验,开阔发展思路。
四、加强乡村治理,推进文明乡风进农村
一是规范村挂牌和功能室设置。规范村级功能室设置和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外部挂牌、内部索引牌设置。二是规范村级议事协商活动开展。全市村及时成立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常态化开展议事协商活动。三是推进村规民约修订完善。不断健全村规民约村制定、报街道(乡镇)党工委(党委)街道(乡镇)办事处(政府)审核备案、村履行机制。适时开展优秀村规民约评选,挖掘选树一批村规民约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四是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协调各新城区将公共服务资源向老年助餐服务倾斜,做好老年食堂选址工作。五是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巩固和深化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果,开展“寻找乡村匠人之星”等系列文化活动,稳步推动2024年“村BA”比赛、2025市运会农民体育比赛项目设置等工作,积极组队参加第六届湖北省农民乒乓球比赛活动。
五、下一步打算
(一)加快和美乡村项目建设。指导各区提升设计水平,优化项目设计和规划布局,完善村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等项目建设内容,规范项目程序,压实项目责任。
(二)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继续瞄准国内头部农业产业企业,密集上门拜访或邀请客商来汉考察洽谈,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武汉;持续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创建,落实各项支持政策;拓展“农业+”产业链,继续推行“农业+文化+旅游”模式。
(三)持续加强村党组织建设。精准划分治理单元,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搭建议事协商平台,推广乡村红色物业,让群众共建美好家园。
(四)深化乡村治理。组织、社会工作、农业农村三部门持续开展规范村社区履职和挂牌联合暗访,持续深入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深入推进议事协商、“四议两公开”制度落实,继续指导村委会组织村民开展“立约、修约、履约”活动。
诚挚感谢贵委对我市和美乡村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5日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