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明贤委员:
感谢您对田园综合体相关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黄陂打造田园综合体示范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项目创建背景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互促共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我市制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一轮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的通知》(武政办〔2021〕52号),按照农业精致化、农旅融合化、投资聚集化、项目法人化的思路,启动了新一轮田园综合体创建。
创建工作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有新貌,五年见成效”的总体思路,通过支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主体发挥带动作用,采取改造与新建相结合的方式,自2021年起,围绕“十大”产业链,分期分批建设8-10个面积达5000亩以上的都市田园综合体。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要以建成产业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生态环保、多功能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构建产村融合发展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力争成为乡村振兴“武汉样板”的重要支撑工程。
二、项目建设情况
2021年9月,市区创建办按程序遴选出10个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项目,计划分三个年度进行实施。
黄陂区依托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把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作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有序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积极创建强县工程。
1.产业融合“接二连三”,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构建。通过资源聚合、功能整合和要素融合,田园综合体打造集农林牧渔、加工、餐饮、旅游等行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城与乡、农与工、传统与现代在综合体中相得益彰。黄陂区木兰花乡和花乡茶谷两个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综合体以茶叶、水稻、蔬菜和水产等农业产业为基础,延长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高价值链和强化创新链,四链协同发展,有效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2.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赢”,打造绿色高效发展模式。将低碳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牢牢根植于综合体创建,推进生产、生活、生态统筹发展。木兰花乡推进水肥一体化应用,园区节水70%,施肥使用减少80%以上,生态环境大幅改善。花乡茶谷打造的花园式茶园,花中有茶,茶中有花,漫山茶园花香四溢。
3.利益联结紧密构建,产业发展红利共同分享。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实践,在订单收购等传统利益联结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引导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确保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有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项目资金奖补
市级出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新一轮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的通知》(武政办〔2021〕52号)、《市农业农村局 市财政局关于加强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项目管理的意见》(武农〔2021〕67号)等支持综合体创建的文件,明确市级对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规模5000亩以上的创建主体,连续3年给予不超过5000万元的奖补资金,区级按照1:1进行配套奖补,项目要求农业产业在3000亩以上,基础性和生产性项目投资不少于总投资40%。
四、下步工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带动农民增收为基本宗旨,持续支持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和项目管理,指导各区、各创建主体做好2024年度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各类项目建设。二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相关要求,避免出现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情形;加强耕地“进出平衡”管理,保障农业设施用地;用好用活“点状用地”政策,加快推进产业融合项目建设。三是都市田园综合体建设与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相结合,深入挖掘农业休闲旅游功能。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完善“龙头带动、农民参与,促进增收”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加快涉农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贸工农、产加销有机衔接和农文旅结合、产村融合发展。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9日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