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梅代表:
感谢您多年来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预制菜产业培育和支持力度,促进预制菜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取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和餐饮业转型升级,有力促进了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预制菜产业顶层设计。2024年3月,《市人民政府关于集中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决定》(武政规〔2024〕4号)对《武汉市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进行了修改,从预制菜研发创新、培育预制菜龙头示范企业、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支持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完善预制菜冷链物流体系、推进汉味预制菜品牌建设、预制菜人才引进与培养、建设预制菜原材料基地、营造发展预制菜文化氛围、健全预制菜产业发展机制等十个方面促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预制菜产业一头连接田间地头,一头连接餐桌消费,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发展预制菜产业,有利于逆周期调节农产品供应,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将地区农业产量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农产品高质量有效供给。进一步推动我市现代种业、“菜篮子”、农科创、“农业+”四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加快向预制菜领域延伸,以现代工业赋能传统农业,鼓励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既能卖自己农产品、又能通过预制菜精深加工挣取工资,同时通过流转自家土地用来获取收益,增加农民跨界增收、跨域获利渠道,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并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三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蔡甸莲藕”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江城百臻”品牌产品,多次登陆央视频道宣传推介。省知识产权局核准绿乐公司在系列莲藕预制菜产品上使用“蔡甸莲藕地理标志”。“新农牛肉”入选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蔡甸豆丝”获评“荆楚优品”。预制菜产品“新农牛肉”获中国驰名商标、“蔡甸藕汤”获省级著名商标。先后组织本地优质农业企业参展2024年“江城百臻”年货节、2024武汉种业博览会,3月26日携手7家优秀农业企业参展第三十四届内蒙古国际农业博览会,并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江城百臻”武汉农产品内蒙古推介会,今年上半年共组织“江城百臻”农产品产销对接会10场。
四是积极引导金融服务。积极组织在汉金融机构紧跟武汉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特点和现代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规划,“量质并举”深化金融服务举措,助推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和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引导四个新城区梳理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融资需求,协调银行机构精准对接。落实2024年武汉市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组织符合条件的预制菜市级龙头企业申报2024年贷款贴息,按上年度实付利息不超过 50%给予贴息,且年贴息额不超过200万元,目前正在组织预制菜市级龙头企业申报中。人行湖北省分行营管部指导四个新城区结合各自区域优势及特点,精选出“菜篮子”、莲藕和生猪养殖等有地方特色的农业重点产业链,配备金融链长,组织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及融资配套扶持等活动,对企业上下游的农民合作社、原材料供应商、产成品经销商等提供金融支持。在汉金融机构积极跟进市农业农村局预制菜产业发展政策,充分发挥好特色支农金融产品对预制菜产业的覆盖支持力度,重点加大“楚银贷、惠农贷”等政策保障性强的金融产品运用,有力支持预制菜企业发展。
下一阶段,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预制菜企业招商力度,为预制菜产业发展壮大创造先决条件。二是落实有关政策进一步培育壮大预制菜龙头企业。三是配合有关市直部门进一步挖掘武汉饮食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打造城市美食文化品牌。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9日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