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武汉种业力量的建议收悉,经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科创局,现答复如下:
在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国际合作成为沿线国家共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最佳结合点之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加深了我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武汉市积极抓住该背景下农业对外开放的各种机会,积极推动农业走出去发展,让武汉农业企业与“一带一路”合作方实现互利互惠。
一、我市种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基本情况
武汉市具有种子出口资质的种业企业有14家,近两年实质开展出口业务的有11家,是武汉市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开展农业国际合作的排头兵。省种子集团一直是中国种业“走出去”国际化发展的骨干企业;国英种业稻种出口总量连续多年省内排名前三;庆发禾盛2023年杂交油菜HC-021C单个品种出口全国第一;湖北荃银计划用3年时间将杂交水稻出口量做到2000吨以上。武汉市以红莲型杂交水稻为代表的杂交水稻出口品种,在“一带一路”国家,特别是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和很大的市场空间,该品种自问世以来,已在中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得广泛认可,已累计推广面积超过4亿亩,直接经济效益超过90亿元,2023年,全市种业企业种子出口量达到2000余万吨,创汇近850万美元,是武汉市农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二、支持种业企业开展“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一)推动院企合作,提升种业国际竞争力。依托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加强高校院所和农业企业开展合作交流,武汉市与华中农业大学签字战略合作协议,聚焦生物育种领域,牵头组建湖北洪山实验室;生物育种出口型企业庆发禾盛与江大共建“ISTA国际认证实验室”;生物饲料添加剂企业新华扬与华中农大共建微生态制剂联合实验室;江汉大学与湖北食汇缘共建湖北东西湖豆类科技小院;楚为生物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了华中农业大学楚为现代种业研究院,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发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二)持续培育企业,助力种企做大做强。2020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市级种业专项资金达3亿元,先后打造了高农生物园种业总部板块、武湖种业展示板块、汉南种业小镇研发板块为核心的种业产业链,引进先正达、中化集团等种业巨头,培育省种子集团、中香农科、华之夏、楚为生物、亚非种业等本土种企,全省80%以上种企落户武汉,种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湖北惠民在乌兹别克斯坦成立棉种加工厂,年加工产能5000吨,将是中亚地区首个育、繁、推一体化棉花种子公司。庆发禾盛历经10年选育出优质杂交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HC-021C,成功在巴基斯坦注册并推广种植,获得外交部广泛赞誉。
(三)打造亮点活动,固化“一带一路”成果。聚集武汉市种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实践,2024年武汉国家农创中心“农创芯动力”企业创新发展论坛专门组织“一带一路”专场活动,新华扬生物、省种子集团、湖北富邦、庆发禾盛等11家单位介绍了本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种改良、设施更新等领域参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践相关情况,为 “走出去”战略上下游产业链找准合作渠道,推动武汉市农业“走出去”形成集团优势。2024武汉种业博览会首现国际元素,土耳其、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代表与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签约在开幕式上亮相。
(四)加强政策支持,为“走出去”服务保障。全市先后出台《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2024年一季度“开门红”外贸进出口提升行动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支持企业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2024年,全市印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试行)》,支持武汉市高校院所、领军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水平大学联合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进一步汇聚全球人才、技术等创新资源,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三、下步工作方向
一是推进院企合作。积极发挥武汉农业科技优势,依托“农创芯动力”“农创荟”系列活动,创造性的为企业与高校院所搭建合作桥梁,积极研发出更多的极具海外应用优势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为农业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建立企业联盟。根据企业“走出去”的实践情况,引导企业建立联盟,在开展农业技术合作、农业物资出口、农业品种推广上持续提升武汉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影响力。
三是推动政策倾斜。加强农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政策的专项研究,聚焦走出去专项基金的设立,海外项目的扶持,海外市场保险体系构建等开展创新,为农业企业走出去形成可操作的政策支持体系。
四是加强服务保障。及时收集农业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会面临的问题,加强工作指导,及时协调相关部门给予针对性的服务保障,全力做好企业“走出去”的店小二,全力为企业海外市场拓展保驾护航。
感谢您对我局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8日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