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定萍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挥‘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带动作用,成片打造和美乡村亮点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文旅局认真学习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3年6月,财政部下达《2023年“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实施方案意见的函》,正式批复黄陂区“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项目,覆盖姚家集街9个行政村。同年7月,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成立市“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武政办〔2023〕73号),从市级层面加强统筹,集中各相关部门力量,支持黄陂区“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财政局办公,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财政局分管局长兼任。
一、聚焦“五好两宜”,提速试点项目建设进程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围绕“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经营好、乡风好,宜居宜业”目标,黄陂区姚家集街“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已开工项目平均形象进度达90%以上。
二是吸引社会资本,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沿河村李家大湾(数字创业乡村)、沿河村生态果园、隐居山里稻香民宿、刘湾村生态果园、茶创营地、九佬十八匠等项目已完成招商工作。
三是注重点面结合,整街打造和美乡村。通过和美乡村建设与都市现代农业、全域旅游发展相结合,为市民下乡和乡村旅游提升体验、餐饮、民宿、休闲等配套服务,打造了木兰花乡、沿河星空、木兰春归等一批休闲农业示范村(基地)。姚家集街道建成全市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重点街道(乡镇)。
二、全区统筹规划建设,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一是聚焦连片打造和美乡村。黄陂区以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为重点,优先选择木兰大道、火塔线、祁泡线等主要交通干道沿线、景区周边、产业园区周边保留型和扩新型村湾,以及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产业及文化特色村等,突出特色,分类实施。王家河街“木兰故里觅乡愁”和美乡村样板带成功入围湖北省首批和美乡村样板带。
二是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利用都市近郊区位优势、立足特色山水生态资源,全域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变景区、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民房变民宿。培育“木兰游”乡村文旅品牌,年接待游客超500万人次,推动了木兰草原、木兰花乡等景区带动周边7个村发展乡村旅游,村民收入增收明显。
三、下一步打算
感谢您对我市“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工作的关心和关注,对您提的建议,我们将结合实际工作,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将和美乡村建设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建立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抓总,市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和美乡村建设工作协调机制。按照“市级引导、区级主体、街道(乡镇)主责、村级实施、群众参与”的要求,全市新一轮和美乡村以美丽乡村示范片带为基础,集中连片新建450个、提档升级30个和美乡村(湾)项目。推动出台《支持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奖补措施》,发挥政策引导激励作用支持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成效显著的示范片区给予奖励。
二是推进全域建设。我市将参照“五好两宜”试点模式,发挥“五好两宜”和美乡村试点试验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美丽乡村示范片带为基础,在已建成和美乡村(湾)的基础上,串点连线、集中连片开展和美乡村建设。立足实际,精心谋划,突出特色,整合资源,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向更高标准、更高水平迈进,推进全域和美乡村建设,实现村镇成景、道路成景、田园成景、山水成景,形成“村景镇景融合、产村融合、串点成线、联线成片”全域和美乡村。
三是支持乡村运营。锚定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目标,学习浙江“乡村CEO”模式,统筹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招募和培育懂市场化经营、会现代化管理、能盘活资源的乡村运营人才,真正做到盘活乡村闲置资源。支持打造“木兰文化”主题村落群,开发非遗体验、民宿聚落等业态。推动乡村旅游智慧化改造,指导建设乡村旅游数字服务平台。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4日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