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华委员:
感谢您多年来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让我市预制菜成为“放心菜”,不再谈“预”色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重点,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取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和餐饮业转型升级,有力促进了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指导预制菜市场准入。按照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委制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要求和总局《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规定,严格管控肉制品(预制调理肉制品)、速冻食品(速冻调制食品)、水产品(鱼糜及鱼糜制品、冷冻水产制品)3个大类4个小类的预制菜食品生产企业准入把关;做好证前帮扶,分析企业产品工艺特点,指导企业依上述类别申请食品生产许可;严抓审查整改,严格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22版本)》和相关品类生产许可细则要求,严格把关,严审布局合理、流程合规、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发现问题的切实督促整改到位,严防准入企业先天不足。
二是加大预制菜研发力度。协调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武汉市农科院、武汉轻工大学等4家高校和科研单位,结合地方的产业特点向农业经营主体发布推介了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已对接选派省农科院陈学玲副研究员作为“科技副总”与武汉绿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莲藕预制食品合作研究,进一步提升蔡甸莲藕精深加工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三是推进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制发《高标准建设武汉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工作方案的通知》,聚焦预制食品、功能食品、休闲食品三大农产品加工新赛道,布局美食文化小镇、中央大厨房、农业种植体验、绿色食品加工、智慧仓储物流五大板块,大力推进核心面积5平方公里的武汉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建设,打造华中一流预制食品研发制造基地。目前,园区内已有玉湖冷链(武汉)、中交冷链智慧产业园两大核心项目,广东恒兴、浙江五芳斋、湖北农发等71家现代农业及食品领域企业已签约入驻。
四是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以“江城百臻”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抓手,立足各区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现有发展基础,重点打造“蔡甸莲藕”“汪集鸡汤”等品质过硬、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区级公用品牌。策划“江城百臻”特色农产品展销、品鉴及推广系列活动16场,参展健博会、消博会、国资国企高新技术展等大型展会,组织开展“江城百臻”特色农产品展销市集进社区系列活动,促进产销对接。组织开展了武汉“十大名菜、十大名点”评选,正式发布了以“排骨藕汤、热干面”等为代表的二十道名菜、名点。并推动开展了系列推广活动,扩大名菜、名点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推动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4首届武汉热干面节暨良之隆2024·中国早餐食材电商节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成为“十大名菜、十大名点”首个产业化转换活动,搭建了产业链上下游交流互动平台。
五是加快预制菜人才培养。结合我市预制菜企业和行业发展动态鼓励支持市属技工院校增设烹饪服务相关专业,优化专业设置,加大师资力量和实训场地投入。进一步开展针对预制菜发展所需的专业教学研究,完善教学标准。目前湖北中南技工学校、武汉城市英才技工学校、华中信息商务技工学校等3所市属技工院校开设了烹饪专业,毕业生就业从事中、西式烹调师相关工作。
六是抓好预制菜监管工作。在日常监督检查、飞行检查等监管检查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和《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表》逐项开展检查,督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对原辅料采购、生产场所、设备设施、人员制度、贮存运输、追溯记录、标签标识等关键环节的控制,重点检查企业食品添加行为,保障食品安全。督促食品流通企业做好供应商把关、做好索证索票,配备冷藏冷冻设备、仓库,保障产品储存、销售时的温度控制。督促餐饮服务单位不得超许可范围经营,重点监管提供复热食用(非即食)的外卖熟食等食品安全风险较高行为;禁止餐饮服务提供者在网络上异地销售真空形式包装的散装熟食等食品。
下一阶段,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大预制菜企业招商力度,为预制菜产业发展壮大创造先决条件。二是落实有关政策进一步培育壮大预制菜龙头企业。三是配合有关市直部门进一步挖掘武汉饮食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打造城市美食文化品牌。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10日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