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 >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626号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626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7-17 11:39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朱晓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依托“一带一路”推动武汉·中国种都建设与种业提档升级的提案》收悉。该提案立足国家种业振兴战略,紧扣“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遇,为提升武汉种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系统性路径。经市农业农村局统筹,会同市人社局、市科创局、市委外办、市商务局等部门,现将办理情况综合答复如下。

一、武汉市种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一)建设创新平台,为种业参与“一带一路”提供科技支撑。积极支持国际合作实验室建设,先后创建武汉市(中国-津巴布韦)农业生态与经济作物、武汉市(中国-埃及)植物生物安全、武汉市(中国-斯里兰卡)茶叶绿色防控技术、武汉市(中国-南非)优质农产品分子育种等农业领域“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依托湖北洪山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开展水稻、淡水鱼、油菜等关键技术攻关。鼓励种业龙头企业承接高校院所科研成果,建设市级企业研发中心。支持武汉庆发禾盛等企业在巴基斯坦设立国际企业创新中心,促进技术海外应用。2023年,3项种业专利实现跨境交易。庆发禾盛选育的新一代优质又低油菜新品种HC-021C,成为巴基斯坦最大油菜单品。湖北谷神水稻新品种GS30是目前马来西亚种植的水稻中产量表现最好的品种。

(二)丰富经贸载体,助力种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积极搭建经贸合作平台,依托莫桑比克湖北联丰农业合作区等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和海外仓,畅通“双循环”渠道,在俄罗斯、莫桑比克等地设立8个经贸合作处,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国际化服务。通过设立APEC商务旅行卡快捷通道、建设“海外领事保护基地”等,为种业企业人员跨境往来提供便利。常态化开展“稳外贸15条”政策宣讲、涉外法律培训等活动,为种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保驾护航。2024年度,全市种业企业出口农作物种子518万公斤,出口创汇收入达到1600万美元。

(三)深化交流合作,全力提升武汉种业国际影响力。全市举办“武汉国际友城交流周”,邀请泰国、柬埔寨等农业国家代表团考察本地种业企业;协调市领导带队,出访“一带一路”农业国家,收集政策与市场需求信息,为企业铺路搭桥。推动武汉市与“一带一路”国家签署种业合作备忘录,深化种质资源交换、品种互认及知识产权保护。借助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种子联盟(ISF)等平台,宣传武汉种业优势,参与“一国一品”等全球倡议。持续扩大“汉交会”国际参与度,2023-2024年吸引东盟多国企业参展,促成双向销售超2亿元。2024年起,武汉种业博览会常态化举办全市种业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专题展示,通过媒体宣传武汉种业成果。2025年7月,纳米比亚农村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培训班的25名学员,到湖北谷神科技园参观考察、研学交流。

二、下步工作方向

为深入落实提案建议,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全面推进武汉·中国种都建设与种业提档升级,我市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聚力科技攻关与平台效能提升。持续实施武汉市生物育种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基因编辑、智能育种、生物安全等前沿技术在水稻、油菜、淡水鱼、蔬菜等优势领域的突破性应用,力争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突破性新品种。加速推进现有“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的实质化运行与成果产出。积极布局新建面向东南亚、非洲、中亚等目标区域的联合实验室或创新中心,构建覆盖重点区域的国际协同创新网络。完善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功能,探索建立“沿途下蛋”快速转化机制,支持面向“一带一路”市场的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和产业化项目。

(二)赋能企业国际化跃升与市场深耕。巩固现有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基础上,力争在“一带一路”农业重点国家新增布局1-2个以种业为核心的特色合作园区或海外服务站。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或共享海外仓,完善覆盖育种研发、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服务的全链条海外运营体系。整合政策、法律、市场、技术专家资源,为企业提供“一国一策”的定制化海外拓展方案。充分利用汉交会等平台,策划举办“武汉种业国际专场”对接活动,组织企业抱团参加世界种子大会、亚洲种子大会等顶级行业展会,提升武汉种业品牌国际曝光度和影响力。

(三)构筑国际化人才高地与交流枢纽。争取在汉高校设立“种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专项,增设小语种、国际商务规则、种业政策比较等课程模块。扩大与“一带一路”国家顶尖涉农院校的联合培养和交换生规模,构建“武汉种业国际专家智库”和“海外种业人才信息库”,实现人才资源的动态管理和精准匹配,为企业和机构引进海外高层次种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四)引领国际标准对接与质量品牌升级。支持本地检测机构申请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等国际认证,提升检测结果的全球互认度。综合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国际行业媒体、高端论坛展会等渠道,系统性地宣传武汉种业的创新成果、质量优势与合作机遇,提升品牌的国际认知度和美誉度。加大对种子质量的常态化、精细化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维护“武汉种”的国际信誉。

(五)深化多边合作与全球伙伴关系。推动与更多“一带一路”重点农业国家签署双边/多边种业合作谅解备忘录(MoU)或具体合作协议,在种质资源交换共享、品种审定绿色通道、知识产权互认互保等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支持种业企业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框架下的种业相关项目和倡议,参与世界种子联盟(ISF)、亚洲种子协会(APSA)等国际行业组织相关活动,以企业为主体积极承办其重要会议活动,提升全市在国际种业中的影响力。

感谢您对武汉种业发展的真知灼见!我们将持续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种都”提档升级,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种业创新高地。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15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