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 > 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0208号建议的答复

对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0208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7-24 10:46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杨驰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国资参与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武汉市乡村振兴工作的高度关注,并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经认真研究,现将有关办理工作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精神,积极探索与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和需求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和资金供给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平,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主要做法如下:

一、完善政策性支农金融产品。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从2015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工作的意见》开始,武汉市先后开发了“惠农贷”和“涉农保证保险贷”、“武汉市农业企业融资应急基金”和“武农贷”等支农金融产品。通过系列支农金融产品全面提升支农金融服务水平,缓解了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满足了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截至目前,“惠农贷”累计为省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贷款23.74亿元;累计使用农业融资应急基金13.37亿元,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短期资金周转,降低“过桥”融资成本;“武农贷”通过信贷分担累计为农业小微企业、农户、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贷款3.42亿元。

二、拓展多元化金融支农投入方式。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引导力度,撬动更多金融资投入农业农村,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通过产业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2017年投入财政资金3亿元设立武汉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发行子基金募集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建设,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和杠杆放大效应。自农业引导基金成立以来设立4支子基金,截至目前,已完成1支子基金的退出,在管子基金3支,对应投资现代农业项目12个,3支子基金规模合计4.5亿元,放大倍数4.52倍,子基金类型涵盖天使、创投各种不同阶段,符合我市“三农”发展趋势。二是推动涉农企业上市融资。积极主动作为,大力挖掘和培育农业上市后备企业,推荐农发种业、旭东食品、中香农科等企业申报2024年武汉市上市“种子”企业。三是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在用好市级支农专项资金、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支农专项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2025年计划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2个,拟争取资金17900万元,积极争取特别国债设施农业更新改造项目,拟申报国债资金5799.36万元。

三、增强金融支农服务质效。加强金融、财政、产业政策协调联动,提升金融支农服务质效。一是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依托合作共建机制,为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项目精准提供惠农融资服务。截至目前,武汉农村商业银行信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8户、贷款余额57.62亿元,其中,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1户、贷款余额56.29亿元,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47户、贷款余额1.32亿元,以金融支持赋能实体经济发展。二是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制订《武汉市农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实施办法》,明确了贴息对象、范围、期限及标准等内容,2022-2024年累计投入市级财政专项资金13741.71万元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经营主体提供贷款贴息资金支持。三是有效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按照“中央支持保大宗、保成本,地方支持保特色、保产量,有条件的保价格、保收入”的要求,结合我市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聚力调结构、补短板、抓重点,通过险种优化调整,不断增强政策性农业保险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能力。目前共25个保险品种,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设施大棚、农业机械五大类和目标价格、天气指数等创新险,满足了不同区域、不同时节、不同农户的保险需求。

四、探索开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以支持产业发展为着力点,积极探索金融支农创新。一是探索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生猪产业是我市畜牧业中体量最大、产值最高、链条最完整产业。为给生猪产业注入“金融饲料”,2023年,武汉市在做好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开展以“生猪活体抵押”为突破口的金融创新,为破题畜禽资产抵押难问题进行探索,为全市生猪养殖存量、促增量、提质量提供有效支撑。目前已发放“生猪活体抵押”贷款8300万元,帮助企业实现“生物资产”变“数字资产”。二是探索生猪“保险+期货”价格保险模式。为降低中小养殖户因生猪价格波动导致的损失,探索发挥保险、期货等金融工具服务生猪产业作用,开展生猪“保险+期货”价格保险创新,试点范围为黄陂、江夏、新洲三个区,2024年生猪“保险+期货”价格保险投保总保费1123万元,为25个养殖场12万头生猪提供19807万元的风险保障,累计已赔付27笔,赔付金额370万元。三是探索拓展抵质押方式。在“农村产权抵押”的基础上,将“农村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和“经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确权的抵质押物”均纳入抵质押范围,丰富了抵质押信贷产品种类,拓宽了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渠道。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将继续开展金融支农创新实践探索,为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衷心感谢对我市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0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