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当前位置: 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 >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272号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0272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5-07-25 18:55 来源: 发布单位: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张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茶产业打造成我市富民产业助力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文旅局深入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局对您的建议表示赞同,并感谢您对我市茶产业的关注和重视。我市曾是中俄“万里茶道”的起点之一。作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和茶叶集散地,我市茶产业成就了当地经济繁荣、百姓生活富足的景象。当前,将茶产业与文旅融合作为富民产业和消费新业态,是推动我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创新路径。

一、推进茶产业文旅融合

(一)打造中心城区文化体验核心区。以江汉关大楼、汉口俄商近代建筑群等“万里茶道”遗产点为载体,建成开放万里茶道专题博物馆,植入非遗工坊、茶艺展演等业态,打造沉浸式茶历史体验区。支持在吉庆街、黎黄陂路等特色街区引入茶主题餐饮、文创市集,开发“茶香武汉”夜间消费场景。

(二)推出新城区茶旅精品线路。整合黄陂木兰景区、新洲旧街白茶、江夏光明茶、蔡甸九真山等资源,推出“武汉茶香之旅”主题线路,串联茶园观光、采茶制茶体验、红色旅游(如大别山老区)、民宿休闲等业态。支持并推动柏泉古镇、梁子湖沿线等区域开发茶文旅综合体。鼓励文旅企业开发茶主题研学、康养等新业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

(三)深挖茶文化内涵。践行《关于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的武汉倡议》,加大万里茶道遗产保护力度,编制万里茶道汉口节点保护管理规划,联合相关部门和机构系统整理武汉茶史(如唐代江夏茶、明清汉口茶市)、茶俗(如“过早”茶饮文化)、茶技(如黄陂绿茶传统工艺),纳入全市地方文化保护工程,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四)强化宣传推广力度。将茶文旅纳入“武汉乡村旅游节”“武汉礼物”评选。拓展宣传渠道,在机场、高铁站等窗口区域播放茶文旅宣传片,免费发放茶文旅宣传册子、口袋书等。

二、推动茶产业技术转化落地

(一)搭建交流平台。依托华中农业大学、长江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和省市农科院果茶所等科研力量,搭建茶叶经营主体与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平台,在江夏区建立省级茶叶优质种质资源圃,围绕品种培育、茶园生态优化、茶叶功能成分提取等课题和关键技术展开攻关。

(二)支持茶品研发。我市本土茶品品牌吾饮良品、爷爷不泡茶等,充分利用湖北茶叶生产优势,将茶与水果、花卉、米酒等结合,研发出各类口味茶饮品,深受爱茶人士和年轻人青睐。我市招引楚茶集团,在汉阳落地全国最大的袋泡茶生产基地,同时楚茶集团与东方航空、Coast咖啡、奈雪的茶、良品铺子等四大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分别开展开发航空茶饮品牌、探索茶咖融合新产品、推动新茶饮行业创新合作、研发便捷茶饮产品等工作。

(三)开展人才培养。依托我市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和黄陂区、江夏区、新洲区等区级制茶技能大赛,培养懂茶叶、会制茶、善经营的茶产业人才;落实“学子聚汉”工程、“返汉创业”行动和省市农业领域返乡创业政策,引导更多大学生、外出务工人员和楚商等群体留汉、回汉,投身我市茶产业发展。

三、推动茶产业全链条发展

(一)打造茶叶知名品牌。市农业农村局和武汉农业集团合力打造武汉市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称“江城百臻”,2024年跻身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黄陂区木兰天香、明日谌寨,新洲区旧街白茶、城楼寨、大家山、李集白茶,江夏区碧舫、江夏光明,东西湖区柏泉绿茶等茶叶品牌先后入选。

(二)加强茶叶质量监管。市区不间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组织茶叶生产企业、小作坊、销售企业等主要负责人学习原料采购、加工环境控制、成品检验等环节的质量管控要求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提高茶产业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同时在茶叶采摘季,市区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加大茶叶主产区的抽检力度,重点检测茶叶农残、重金属等超标问题,我市茶叶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9%以上。

(三)举办茶叶博览会。我市年举办3场以上茶产业专题展会活动,如中国武汉茶叶博览会,展区特色鲜明,展品涵盖了六大茶类、茶器具、茶食品、茶包装、茶根雕、茶文玩、茶工艺品等约10万余种茶产业链产品。

(四)布局海外销售市场。我市汉阳区通过1亿元茶产业供应链专项基金专项投资于链主企业,促使上下游企业串联合作,共同布局海外市场,通过跨境贸易公司,搭建矩阵化电商渠道,实现茶产业从种植、生产、出口“三位一体”的产业链,“让湖北本土茶从县域走向全国、走向全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落实您的提案建议,立足“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产业融合”,全力支持打造茶文旅特色品牌,推动形成“茶文化+”协同发展格局,助力武汉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样板。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3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