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顺刚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拓展我市茶经济规模 重塑武汉东方茶港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商务局、市文旅局深入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局对您的建议表示赞同,并感谢您对我市茶产业的关注和重视。我市曾是“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和茶叶集散地,被誉为“东方茶港”。当前,拓展茶产业经济规模,重塑东方茶港,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推动茶叶一二产发展
(一)扩大茶叶生产面积。我市利用林地、丘陵山区等逐步增加茶叶生产面积,同时积极与华农、省市农科院果茶所合作,推广应用茶叶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目前我市茶叶生产面积为11.58万亩,茶树良种率达到70%以上,茶叶年产量3274吨。
(二)支持茶叶深加工。近几年我市将茶叶炒(烘)干机、茶叶理条机、茶叶杀青机、茶叶色选机等加工机械纳入市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补贴资金比例达40%。出台农产品加工补贴项目,对茶叶企业新建和改扩建生产性基本建设内容,按照茶叶初加工、精深加工,分别按投资额的10%、12%给予不超过500万元、8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三)扶持茶企发展壮大。出台了市级贴息政策,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乡村休闲游企业、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家庭农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户等茶叶经营主体,从商业银行以及政策性银行取得的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按不超过实付利息的50%给予补贴。
(四)打造茶叶公用品牌。市农业农村局和武汉农业集团合力打造武汉市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称“江城百臻”,2024年跻身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黄陂区木兰天香、明日谌寨,新洲区旧街白茶、城楼寨、大家山、李集白茶,江夏区碧舫、江夏光明,东西湖区柏泉绿茶等茶叶品牌先后入选。
二、推进茶产业文旅融合
(一)打造中心城区文化体验核心区。以江汉关大楼、汉口俄商近代建筑群等“万里茶道”遗产点为载体,建成开放万里茶道专题博物馆,植入非遗工坊、茶艺展演等业态,打造沉浸式茶历史体验区。支持在吉庆街、黎黄陂路等特色街区引入茶主题餐饮、文创市集,开发“茶香武汉”夜间消费场景。
(二)推出新城区茶旅精品线路。整合黄陂木兰景区、新洲旧街白茶、江夏光明茶、蔡甸九真山等资源,推出“武汉茶香之旅”主题线路,串联茶园观光、采茶制茶体验、红色旅游(如大别山老区)、民宿休闲等业态。支持并推动柏泉古镇、梁子湖沿线等区域开发茶文旅综合体。鼓励文旅企业开发茶主题研学、康养等新业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
(三)深挖茶文化内涵。践行《关于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的武汉倡议》,加大万里茶道遗产保护力度,编制万里茶道汉口节点保护管理规划,联合相关部门和机构系统整理武汉茶史(如唐代江夏茶、明清汉口茶市)、茶俗(如“过早”茶饮文化)、茶技(如黄陂绿茶传统工艺),纳入全市地方文化保护工程,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四)强化宣传推广力度。将茶文旅纳入“武汉乡村旅游节”“武汉礼物”评选。拓展宣传渠道,在机场、高铁站等窗口区域播放茶文旅宣传片,免费发放茶文旅宣传册子、口袋书等。
三、积极开展万里茶道申遗
(一)承办申遗城市联席会议。武汉市充分发挥联合申遗牵头城市作用,协调推进联合申遗工作,2024年12月,来自中蒙俄万里茶道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主管部门、古迹遗址保护相关专业机构代表和14个沿线中外城市的代表参会。会议发布了《关于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的武汉倡议》,倡议加大万里茶道文化遗产保护及普及力度,推进万里茶道遗产保护国际交流合作。
(二)启动规划编制工作。2025年1月,由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签订正式协议,并于4月初召集有关职能部门召开协调会。目前《万里茶道汉口节点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已正式启动。
(三)加强遗产点保护。积极推动大智门火车站本体修缮和万里茶道专题博物馆建设。在国家文物局、省文旅厅指导下,武汉地铁集团和江岸区文旅局认真做好方案编制和工程实施。目前,武汉地铁集团已与江岸区文旅局签订委托修缮协议,江岸区文旅局正在推进大智门火车站文物保护工程招标工作。汉口东正教堂保护展示工程已通过省文旅厅立项批复,目前江岸区文旅局正督促编制修缮方案,同步推进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加强万里茶道宣传推介。已通过官微、网站、万里茶道小程序等多种方式,扩大万里茶道的影响力与传播力。万里茶道湖北段主题游径入选首批湖北省文物主题游径。
四、拓展茶交易平台
(一)打通茶叶销售网络。在武商“生活馆”和武昌梦时代设立“江城百臻”专柜,在抖音天猫淘宝等线上开设“江城百臻”店铺,同时在大湾区、北京、上海等区域不定期组织“江城百臻”推介活动,协助茶企拓展茶叶销售渠道。
(二)举办茶叶博览会。我市年举办3场以上茶产业专题展会活动,如中国武汉茶叶博览会,展区特色鲜明,展品涵盖了六大茶类、茶器具、茶食品、茶包装、茶根雕、茶文玩、茶工艺品等约10万余种茶产业链产品。
(三)创新茶叶应用场景。研究出台《关于促进武汉市咖啡和茶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实施茶饮网点增量、门店提质、品牌培优、企业赋能4大行动,我市本土茶品品牌吾饮良品、爷爷不泡茶等,充分利用湖北茶叶生产优势,将茶与水果、花卉、米酒等结合,研发出各种口味茶饮品,深受爱茶人士和年轻人青睐,2024年茶饮门店新增175家。
(四)招引知名企茶。我市招引楚茶集团,在汉阳落地全国最大的袋泡茶生产基地,同时楚茶集团与东方航空、Coast咖啡、奈雪的茶、良品铺子等四大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分别开展开发航空茶饮品牌、探索茶咖融合新产品、推动新茶饮行业创新合作、研发便捷茶饮产品等工作。
(五)布局海外销售市场。我市汉阳区通过1亿元茶产业供应链专项基金专项投资于链主企业,促使上下游企业串联合作,共同布局海外市场,通过跨境贸易公司,搭建矩阵化电商渠道,实现茶产业从种植、生产、出口“三位一体”的产业链,“让湖北本土茶从县域走向全国、走向全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落实您的提案建议,立足“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产业融合”,全力支持茶产业链式发展,提升产业经济规模。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3日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