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革敏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我市科技人才建设赋能乡村振兴”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人才工作局、市科技创新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科协等单位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农业各类人才培养力度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出台《武汉市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若干措施》,推出配套职称评选、技能培训、创业指导、典型带动等20条措施,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引进、流动和激励保障机制。我市乡村人才工作相关经验做法与典型案例在中国组织人事报、农民日报等平台刊载,开辟短视频人才宣传新赛道,已推出“走进土专家”“你好,新农人”“武汉农匠说”专题报道80期,累计播放量破百万。
一是持续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分类按需施教,以武汉现代农业教育中心培训基地为“固定课堂”,以实训基地为“田间课堂”,以送教下乡为“流动课堂”,创新构建育才模式,通过“专家教授讲课+企业技术骨干、经营主体典型现身说法”等方式,今年已举办渔业全产业链、种业发展等全链条培训18期,建立覆盖农业生产经营、乡村公共服务、农业农村科技等领域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二是加快培育急需人才。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村电商人才、返乡创业人才等急需人才作为培育重点,印发《武汉市农业农村领域返乡创业产业支持若干奖补措施》,提出11条创业支持政策,争取将返乡人员就近就地转化为返乡人才。大力开展农村电商培训,举办农村电商培训班、“武汉农匠”比赛和直播电商节农产品专场,培养农村电商带头人。
三是拓宽农业农村专业学科。教育部门着力推动新兴涉农专业建设,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涉农专业。部分高校增设智慧农业、农业大数据等新兴专业方向,拓宽农业传统学科边界。打造了一批实用精品培训课程,涵盖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营销等多个领域,为农业从业者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渠道。
二、关于定向开展人才引进
一是引导科技人才向农业一线集聚。市科技创新部门围绕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科技人才引育留用,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围绕特派员工作站建设、特派员队伍建设、特派员专项资金保障以及“产学研”专项推出4项扶持政策,聚焦核心种源、耕地质量、关键农机装备、生物技术、数字技术、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技术攻关、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科普宣传活动。
二是加快重点人才集聚。创新两大工作举措,首次将现代农业作为专项纳入“武汉英才”计划,培育农业科技、生产经营、技术推广等领域优秀人才,每人给予6万元专项资金资助。破除唯论文、唯学历、唯项目、唯奖项壁垒,评选130名“土专家”“农博士”获评乡村农业技术中、高级职称。166名乡村人才入选省级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培育项目、乡村CEO培育试点、村干部挂职学习点位。发掘30余名“乡村工匠”,其中1人入选国家级“乡村工匠”,”4人入选省级“乡村工匠”。
三是扎实推进“楚材聚汉”。深入推进“楚材聚汉、共建支点”工作,制定《武汉市推进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工作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举办专场招聘、推介恳谈等特色返乡创业服务活动,收集返乡创业项目,发动外出人员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回汉创业。自2021年开始,市人社局精心打造武汉大学生“英雄杯”创新创业大赛品牌,设立“现代农业”赛道,培育出“耕读兴侬·菱辟蹊径”、“智能化陆基循环水养殖系统”等一批优质大学生创业项目。对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在现代农业、养老、家政服务三大行业创业,给予最高8万元的“三大行业”创业补贴。有效缓解青年创业者初期资金压力,实现了“人才下沉、资本进村、产业强基”的良性循环。
三、关于实施多方位科技人才政策
一是打造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平台。常态化开展“农创芯动力”企业创新发展论坛和“农创荟”高校院所对接活动,以我国种业首个大科学装置神农设施在我市建设为契机,畅通企业发展与大科学装置建设的共享合作渠道,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集聚。截至目前,武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集聚院士团队16个,建成省部级以上农业科技创新平台32个,入驻世界500强企业5家、上市公司15家、高新技术企业154家。
二是实施科技特派员“产学研”专项项目。聚焦良种培育、高效种植、健康养殖、智慧农业、农机设备、农产品深加工等关键领域,以技术创新破解农业生产难点痛点。聚焦生物育种、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农机装备、高效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现代农业领域。优先支持成果转化前景优、产业链协同创新强的项目。
三是跨界联合办好“乡村振兴院士行”等活动。市科协联合医学、经济、新能源、智能制造、信息通信等多学科科技人才组成乡村振兴院士行执行团队,先后组织院士论坛、科学年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等各种跨界活动15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深入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进一步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优势,持续完善乡村人才挖掘、培育、引进和使用机制,分层分类精准组织乡村人才培育,有序推进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创新乡村人才宣传推介模式,提升乡村人才示范效果,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一线,为打造超大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武汉样板夯实人才基础。
二是强化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发挥科技特派员创新联盟协调联络作用,深入抓好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示范、新产品开发。通过“湖北科创供应链武汉节点”强化乡村振兴应用场景精准对接,引导科技特派员面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实现技术的线上供需AI匹配和线下精准对接。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联系互动,加大高质量科技特派员供给,创新农业科普形式与载体,带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农业科技创业创新。
三是扎实推进“楚材聚汉、共建支点”行动。持续举办“英雄杯”创新创业大赛。建立返乡创业人员数据库,为返乡人员提供“五个一”返乡服务,积极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补贴、“三大行业”创业补贴等创业扶持政策落实力度,推动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8日
附件: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