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武汉都市田园综合体有哪些?怎么样?

发布日期: 2023-04-29 18:15 来源: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如果家门口就有“诗和远方”

你还会选择远行吗?

四月的武汉

春意盎然,阳光明媚

去田野阡陌间

欣赏自然风光

感受乡土气息

去花的世界

看繁华似海

感受烂漫春色

去古老的名镇

品读返璞归真

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你知道吗?

这些美丽的田园生活就在我们身边!

近几年

武汉市创新打造都市田园综合体

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让乡村生活变得更美好

本期《行走的耳朵》特别节目“乡约江城”特别邀请到了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处处长江建军做客直播间,带我们走进武汉都市田园综合体。

一、“田园综合体”到底是一种什么概念呢?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处处长江建军:我们说的田园综合体其实与商业综合体有异曲同工之效,只是位置从城市移到了乡村,同样可以满足市民对农业的多种需求,同时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现代农业、二是休闲旅游、三是田园生活。农业不仅仅只有传统的农产品供给、劳动就业功能,还有文化传承、观光休闲、生态保育等多种功能。田园综合体就是在原有的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是“农业+文旅+新农村”的综合发展模式,是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驱动,以原住民、新住民和游客等几类人群为主形成的新型社区群落。更多的是从地域空间开发和农村发展角度提出的对乡村资源的合理性开发,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创新性地域经济综合体。

田园综合体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近两年比较受关注的农业特色小镇、农业公园等,就是伴随着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而发展起来的田园综合体的新模式、新探索。它在概念内涵上,与农业综合体是一脉相承的,只是角度不同,本质内涵是一样的,是以农业为主导,以科技支撑和文化创意为羽翼,融合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科普会展、教育培训、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等多个相关产业,构建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的产业综合体。

二、以武汉或者说武汉周边为例,有没有“田园综合体”呢?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处处长江建军:有的,比如,黄陂区的花乡茶谷,它先有万亩茶园的农业产业基础,然后围绕茶文化的主题,依托红界山的旅游度假区的先天优势,打造茶产业、文化传承和休闲体验功能,最后形成了一个茶旅融合的田园综合体。

江夏区的未来家园,先有猕猴桃、栀子花、蛹虫草等农业产业基础,然后依托现有的产业园区和临湖的天然地理优势,打造成集农业生产、休闲采摘、产品加工、赏花休闲、科普研学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都市田园综合体。

三、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和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处处长江建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地方经济增长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第一、二产业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质”的要求,农业在此大环境下既承担着生态保护的功能,又承担着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功能。而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就是以农业为主导,以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为前提,以市场的农业经营主体为建设主体,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复合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田园综合体是一种大势所趋,是区域经济社会和农业农村发展到较为发达新阶段的产物,是中国农业新跨越的创新载体。

田园综合体的出发点是主张以一种可以让企业参与、城市元素与乡村结合、多方共建的“开发”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加速变革、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重塑中国乡村的美丽田园。一方面强调跟当地村民的合作,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鼓励农民参股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不仅参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过程,还能享受现代农业产业效益、资产收益的增长等。比如,黄陂区的木兰花乡田园综合体项目,他所在景区项目的主体与当地的杜堂村村集体一起成立合作社,号召大家共享乡村振兴带来的福利,鼓励有想法的农民参与“家门口创业”,村民们在年底还能享受10%的保底分红。所以,田园综合体的创建,让农村经济实现了“创收”,让农业实现了“丰收”,让农民实现了“增收”,同时也享受着现代化的都市田园生活,真正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

四、现在武汉市的田园综合体经历了怎样的阶段和发展过程呢?

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处处长江建军:2017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要求“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当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开展武汉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的通知》(武政办〔2017〕88号),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为原则,采用市级奖补、区级创建的方式,启动了第一批田园综合体创建项目。新一轮田园综合体创建思路突出农业精致化、农旅融合化、投资聚集化、项目法人化等特点。

2021年9月,我市遴选确定了新一轮10个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资格,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有新貌,五年见成效”的要求,正式拉开新一轮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的序幕。目前,各项目创建正在有序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2022年度,10个田园综合体创建主体共完成了第一批创建项目130个,完成社会投资5.04亿元,实现产值19.47亿元,带动农民就业500余人,实现农民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带动14个村集体平均增收5万元以上。

新一轮10个正在创建的

市级都市田园综合体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家附近的

木兰花乡田园综合体

依托木兰花乡景区建成优势与杜堂村合作社模式优势,以现状水稻、蔬菜、食用菌三大主导产业为基础,发展休闲农业与数字农业,把农民闲置的老宅升级改造成统一风格的民宿,游客们过去既可以赏花游玩,又可以住宿,参加各种主题晚会活动,比如,春节期间他们开展的“不夜城”活动非常火爆。

未来家园都市田园综合体

创新实施“土地流转租金+土地股份分红制”模式,依托猕猴桃、栀子花、蛹虫草三大优势产业,贯穿科技引领,延伸生产、加工、研发、示范、康养、文化全产业链,园区有特色果蔬种植、产品加工、游玩采摘、科普研学等项目,前段时间,他们启动花神节,以“汉服+游园”的形式,化身“花神”共赏花朝盛会,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晚上还将举办篝火晚会、星空烟花秀,下步将持续举办采摘节、荷花节、篝火文化节以及研学、游学活动。

兰岛都市田园综合体

借助片区种业小镇的种业资源优势,以农业生产为主,突出种业、加工、物流,以及农业深度体验,计划打造高端智慧生态农业田园实践区和高端艺术田园文旅实践生活区。

鑫三江田园综合体

将优秀有机果蔬和湖北特色水产相结合,打造全过程智慧化生产、加工、储存、销售一体的农业综合示范项目试点,同时,拓展农业多功能,打造农旅融合、产村融合为一体的现代都市田园综合体。

紫薇都市田园综合体

它是立足“花香、田园、水韵、古镇”的资源禀赋优势,集中在紫薇都市田园、仓埠山庄、庄源家庭农场、福临生态园、农博汇五大区域,定位为优质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特色水果种植、乡村旅游、研学旅行、电商物流等业务。

花博汇都市田园综合体

以武汉“新花城”城市品牌为背景,以乡村振兴和田园综合体建设为契机,以“科创+文创”为支撑,打造集特色农产品种植、花海农旅观光、现代农业示范、创意农业体验等于一体的农文旅主题旅居目的地。

景秀大地田园综合体

立足种植产业优势基础,重点发展藕、果蔬、垂钓、休闲渔业等产业,聚焦蔡甸地标农产品,拓展农业+休闲农旅+科普研学,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花乡茶谷都市田园综合体

它是“茶+花”模式的“专精特新”田园综合体,功能定位为高端有机茶叶种植基地功能、亲民生态赏花基地功能和田园生活示范基地功能,打造春樱、夏荷、秋桂、冬梅的“四季花乡”品牌,融入观光茶园、茶园驿站、茶座坊等特色“茶谷风情”建设,给市民带来“天天闻茶香、四季赏花景”的极品休闲体验。

薯香渔歌田园综合体

以薯业和渔业为主导产业,引入智慧物联、循环农业、立体种养等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并且进一步拓展薯业产业链,开发薯类相关主题如特色采摘、农事体验、田园观光、科普研学、休闲度假等文旅产品,提升薯业附加价值。

靠山生态小镇都市田园综合体

以水稻种植、花卉苗木种植、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依托“迁村腾地、增减挂钩”打造的靠山中心社区,以康健养老为产业发展方向,形成“农业+旅游+文化+康养”的多元化融合发展格局,目标是打造高质量农业发展基地、生态康养目的地。

各田园综合体近期活动一览

5月份,紫薇都市田园综合体相继将举办紫薇国潮艺术节、紫薇植物栽培技术培训紫薇半日农夫、紫薇亲子研学、紫薇斗牛表演。

靠山生态小镇都市田园综合体将举办摄影大赛和摄影大展。


花乡茶谷都市田园综合体将举办“着我汉家衣裳”汉服游园免票活动、花乡茶谷户外生活节。


木兰花乡田园综合体将举办花漾奇妙夜。


未来家园都市田园综合体将举办桑葚采摘节、篝火文化节、亲子研学、老年大学线下游学。


景秀大地田园综合体将举办古动运动会、桑葚采摘节、插秧节、探索农耕文明史。


花博汇都市田园综合体将举办知音盛焰花博汇焰火剧场秀活动、农耕花艺科普研学活动、市民农园农夫招募活动、蔬果采摘活动。


鑫三江田园综合体将举办现代农业研学、农产品采摘节、萌宠见面会。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