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

废弃采石场变成“灵山花境”,武汉深化农文旅深度融合

发布日期: 2025-09-26 09:37 来源: 长江日报

9月25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聚焦武汉推进美丽武汉建设。

发布会现场。记者夏俊俊 摄

从尘土弥漫的采石场变成“灵山花境”,江夏区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以废弃矿山修复为切入点,通过生态修复和景观营造的结合,打造成为“4A”级文旅景区,实现了由“卖石头”向“卖风景”的转变。这一绿色生态转型典型案例,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向全球介绍。

市自然资源和城建局专职副总督察吴立群介绍,“十四五”时期,武汉资建部门以“一张蓝图管全域,三条主线提品质”为总体思路,圆满完成《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相关成果于今年2月10日获国务院批复。

《规划》明确了我市“北峰、南泽、中都会”的总体格局,通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筑牢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底线,构建起“六楔入城、三镇赓续、五大组团”城镇空间形态,实现对全域国土空间的有效治理。

“三条主线”分别指对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的品质提升。2024年,武汉出台《关于推进新型住宅设计创新试点工作的通知》,分区域开展阳台、空中花园试点;出台《关于持续促进我市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优化停车配建,给予按规定移交的住宅公共配套免计容积率奖励等,有效提高居住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品质。

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武汉已形成“全域整治+现代农业”“全域整治+产业融合”“全域整治+流域治理”“全域整治+生态修复”四大特色模式。

例如,蔡甸大集东片区项目依托花博汇文旅品牌,深化农文旅深度融合,激发乡村多元价值;蔡甸侏儒山街洪北东、西片区项目通过“小田变大田”,规划打造全市2个万亩方耕地集中连片区;江夏乌龙泉全域项目林耕置换约880亩,同步提升耕地质量与区域生态服务功能。

武汉先后完成市、区两级生态修复专项规划编制,统筹水体、山、林、土壤、固废等各类单项生态要素修复工作,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同时,推动生态修复由“被动修复”转向“主动建设”,实现保护、修复和利用的统一。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新媒体矩阵
无障碍
长者专区
"武汉农业农村"微信公众号
"武汉农业农村"新浪微博
"武汉农业农村"头条号

主办: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 武汉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武汉市农业信息化中心  地址:武汉市江汉区八古墩东一巷78号 邮编:430023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0223号